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1121
2025年09月04日
长安城的一砖一瓦都在《三辅黄图》中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这部佚名之作像一位沉默的测绘师,用最朴实的笔触勾勒出汉代都城的肌理。"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这样精确到近乎刻板的记载,反而让读者触摸到了两千年前建筑工匠的体温。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晨昏交替中匠人们用脚步丈量出的城市记忆。 特别令人着迷的是书中对长安水系记载的精细程度。昆明池"周回四十里"的规模,与今天考古发现仅误差不到百分之一。这种惊人的准确性,让人不禁揣测作者是否就是当年参与营建的官吏。每当读到"渐台高二十丈"这样的描述,眼前总会浮现出工匠们垒土筑台的身影,他们或许从未想过,自己的劳动成果会被以如此庄重的方式载入史册。 最打动人心的是书中不经意流露的人间烟火气。记载市场"方二百六十六步"的严谨数字旁,忽然插入"市楼皆重屋"的细节描写,仿佛能看见商贩在楼宇间穿梭的身影。这种技术性记载与生活化描写的奇妙融合,让冷冰冰的建筑数据突然有了温度。正如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所说,《三辅黄图》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史料精确,更在于它无意中保存了那个时代的生活脉动。每当我们翻阅这部著作,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汉代都市生活的任意门。
三辅黄图
知书房
三辅黄图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岭外代答
知书房
岭外代答
周去非 著
区域志。南宋周去非撰。 十卷。去非字直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庆进士。淳熙间为广南西路桂林通判。归后,以答客问于淳熙五年(1178)写成此书。约七万五千字。内容含地理、边帅、山川、岩洞、风土、服饰、法制、食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古迹和蛮俗等。原书久佚,后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编入《知不足斋丛书》,共十卷,列二十门,总二百九十四条。《四库全书》收编时云: “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诸书,叙述为详。”“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记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等本。
水经注
知书房
水经注
郦道元 著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武陵记
知书房
武陵记
鲍坚 著
南朝齐、梁时期武陵(郡治今湖南常德市)地区方志。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3392
暮春得此卷,展读数番,竟至立夏方毕。《三辅黄图》虽残佚过半,然片羽吉光,犹见汉家宫阙之盛。是书记长安旧事,上林苑囿,建章宫殿,皆历历如绘。后人辑补虽多附会,然未掩原书精要。每览未央前殿、桂宫椒房诸条,辄想见武帝全盛时气象。班张赋中铺陈,于此得其注脚。惟恨代远年湮,十不存一,令人怅然。甲辰初夏砚北漫笔。
三辅黄图
知书房
三辅黄图
佚名
知书客634110
翻阅《三辅黄图》,总觉字里行间透着股官样文章的酸腐气。那些对汉代宫室的铺陈描写,看似详尽,实则堆砌辞藻,毫无生气。究竟是为史存真,还是为权贵粉饰?编者躲在佚名背后,倒是聪明。最可叹的是后世学人,竟将这浮夸之作奉为圭臬,在故纸堆里打转。要我说,这种刻意美化的记载,比直白的谎言更害人——它让虚妄的历史显得如此冠冕堂皇。
三辅黄图
知书房
三辅黄图
佚名
知书客433834
《三辅黄图》记载了汉代长安城的布局,但读完后反而更困惑了。书里写了宫殿、街道、市场的位置,可是细节很少,感觉像是一张模糊的地图。有些地方甚至前后矛盾,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也许当时的人一看就懂,但现在看来就像隔了一层雾。长安城明明那么辉煌,可书里只是冷冰冰地记录了几个名字。想通过它了解汉代的繁华,结果却更迷茫了。
三辅黄图
知书房
三辅黄图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