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02787
2025年08月01日
这书不行。说是写云南的,其实写得乱七八糟。内容重复,前后矛盾。地名也搞不清楚,看着就烦。作者去过云南,但写出来像道听途说。史料价值被吹得太高,其实很多都是抄的。我们想看真实情况,结果看到一堆胡编乱造。读这书浪费时间。想了解云南历史的人不如去看别的书。这书不值得买,不值得读。
蛮书
知书房
蛮书
樊绰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益州记
知书房
益州记
任豫 著
南朝任豫撰。记载古益州地理概貌。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著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风景不同,它所记沿途物产、民俗及社会情况甚为丰富,不论是对研究陆游本人,还是对研究南宋社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陆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记他在镇江神庙中遇到的一个北方义军战士王秀,王秀向他发了一通感慨:王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并攻下了大名府,与宋军遥相呼应,但他南归以后却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说时觑欷不已。陆游对此事虽未加一句评论,但他对朝廷薄待爱国志士的不满却已流露无遗。《入蜀记》的文采也颇可观,陆游本是大手笔,书中描摹山川风物极有韵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记瞿塘峡云:“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记游记类杂著中,《入蜀记》以它优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谈资》上卷说:“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陆游还对沿途所见古迹进行考辩,如谓丹阳皇业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又谓李白诗所称“新丰酒”,其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谓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中的绿萝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萝,等等。这些考订对历史地理及文学的研究都有助益。《入蜀记》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
永嘉郡记
知书房
永嘉郡记
郑缉之 著
又作永嘉记、永嘉志、永嘉地记。南朝宋郑缉之撰。已佚,今有清陶珽辑本,刊于《说郛》,王谟《汉唐地理书钞》辑本,清末孙诒让辑本。所记永嘉郡(今浙江温州、丽水)山川、乡亭最为详悉,旁及物产、佚闻、传说。其辑本是研究六朝浙江南部经济的重要原始资料。
精选书评
知书客846320
樊绰《蛮书》十卷,详载南诏风土,条析幽明,诚为研习西南史地者不可不读之作。其文简而能周,事核而不芜,于山川险易、物产丰俭、民情真伪,皆亲历目验而后笔之于书。观其记六诏分合、南诏兴衰,如烛照数计,使千载下犹得窥见当日情实。虽唐人著述多散佚,而此书独存,亦足征其价值。至其博采方言,详录异俗,则又开后世方志之先河矣。
蛮书
知书房
蛮书
樊绰
知书客334777
三月中旬开始读这本书,到五月底读完,用了两个多月。樊绰记录南诏风物,考订山川道里,叙述治乱兴衰,都很可靠。后来的人研究云南历史地理,常常引用这本书。书中写六诏种族、城镇、物产、风俗,材料是第一手的,内容也丰富。这本书不光是研究唐代云南的好材料,还能让人知道当时西南边疆的情况。壬寅初夏明远记于昆明。
蛮书
知书房
蛮书
樊绰
知书客817444
此书不足百页,却读了近两个月。内容杂乱,记录南诏风物多有重复。樊绰号称亲历边地,但很多记载失实,前后矛盾。史料价值可疑,文笔又极粗糙。列国疆域一节,方位错乱不堪;物产条目重复三次之多。前人推崇此书存南诏史实,实则大半道听途说而已。编者按语反比正文有用。庚子仲春读于成都,随手记此。
蛮书
知书房
蛮书
樊绰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