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6415
2025年09月04日
阳明心学虚妄,终难经世致用。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潜夫论
知书房
潜夫论
王符 著
东汉王符著。《后汉书·王符传》:“和、安(东汉和帝、安帝)之后,世务游宦,当途者更相荐引,而符独耿介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志意蕴愤,乃隐居著书30余篇,以讥当时得失。不欲章显其名,故号《潜夫论》。”全书共10卷,36篇。其中《本训》提出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宇宙生成论,因其将“道”、“器”并列,又有二元论倾向。《卜列》、《巫列》等篇批判了世俗迷信思想。其他大多篇章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从政治、经济到军事边防、风俗教化的各种弊端进行了广泛的评析。政治上继承先秦“民本”思想,强调“天以民为心”(《本政》),“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认为“为国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祸之所起”(《述赦》),应爱惜日力民时,使“民安静而力有余”(《爱日》)。书中伦理思想丰富,主要见于《论荣》、《考绩》、《思贤》、《慎微》、《爱日》、《交际》、《明忠》、《德化》等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潜夫论》“洞悉政体似《易言》而明切过之;辨别是非似《论衡》而醇正过之”。有《汉魏丛书》、《四部丛刊本》,注本有清汪继培的《潜夫论笺》。收入《诸子集成》、《百子全书》。
孔丛子
知书房
孔丛子
孔鲋 著
人物故事集。 秦孔鲋(约前264—前208)著。六卷。鲋字子鱼,一名甲。孔子后代,居魏国,魏相子顺之子。承继家学,博通经史。秦并六国,奉诏赴朝廷,官拜少傅。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鲋既惧祖宗遗典灭亡无求,又怕坑儒惨刑,遂携弟子襄,潜居故里,将家中《论语》、《尚书》、《孝经》等书,深藏宅院壁中。然后隐于蒿山, 召弟子百人,亲授其书。陈胜起义,鲋出山为博士,从军反秦。晚年因目疾辞官。鲋闲居故里,搜辑自孔子以来五位先祖言行,成此编。汉时,孔子九世孙太常孔减以所著赋与诗合为一卷,称《连丛子》附其后。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二十一篇,有《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杂训》等。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言行事迹。因系孔氏后人追述先祖,故事真情切,生动感人。某些篇章,含有一定进步思想因素,客观上暴露贵族统治者的贪婪与残忍。写作上采取正面叙述人物言行与侧面评论相结合方法,既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又显示出很高艺术性。孔子形象尤为具体鲜明,不仅有圣人之表,而且有圣人之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孔子家语
知书房
孔子家语
佚名 著
《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后序》实际上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内容以孔安国语气所写,一般称之为《孔安国序》,后半部分内容为安国以后人所写,故称之为《后孔安国序》,其中收有孔安国的孙子孔衍关于《家语》的《奏言》。
精选书评
知书客635688
伪学,心学之糟粕。烦矣、倦矣、厌矣!正着读难解,倒着读更乱。静心时读不得,烦躁时更读不得。大儒怕贻笑大方,白丁徒费纸张。仕途失意时莫读,春风得意时更莫读。求良知不如求实,致良知不如致知。误人之书!自以为得道,实则兜圈子,绕来绕去还是那几句空话。阳明先生若在世,怕也要被自己的徒子徒孙气死。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知书客781059
怪书,糟粕之集结。苦哉、闷哉、烦哉!正面看像箴言,反面看如废话。独处时读难解,群聚时读更伤人。圣人读之愈圣,俗人读之自缚。明心未必见性,格物难得知行。通篇伪儒诈道,祸害遗毒千年!阳明小儿仿若得道,实则不过是口舌之徒,空谈误国。工夫何在?良知何用?习气未除,妄称圣贤。观此书如饮恶露,满口腐臭!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知书客421137
这书读起来很费劲。话总是说一半留一半。看它不如直接看论语。搞什么心学,说来说去都是空话。读过很多遍还是不懂。这书没有用。普通人读它浪费时间。教人的东西太玄乎。不如干点实在事。我觉得不如看办事的指南。它让人越来越糊涂。浪费时间还误导人。最好不要看。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