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83321
2025年08月01日
翻开《龙城录》,我看到的不是艰涩的古文,而是柳宗元眼里的柳州。他写鬼怪,写民间疾苦,都在诉说一个道理:老百姓的日子从来不容易。这本书让我明白,千年前的烦恼和现在没什么不同。人活着总会遇到困难,重要的是怎么面对。柳宗元教会我观察生活,理解普通人。他的文字没那么多大道理,但字里行间都是真实的人生。
龙城录
知书房
龙城录
柳宗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儿女英雄传
知书房
儿女英雄传
文康 著
《儿女英雄传》(原名金玉缘,又名日下新书),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作的小说,共40回,著书时代当在清同治(1861年—1875年)年间。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社会小说,着力刻画了侠女“十三妹”的形象。描写了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一桩公案,十三妹其父亲遭朝廷大员纪献唐杀害,十三妹无处申冤,浪迹天涯,学得一身武艺,欲报血海深仇,途中遇到安骥与张金凤,结果还未及为父报仇,纪献唐获罪遭诛。后来经张金凤与众人的撮合,十三妹嫁给安骥。十三妹前段仗义行侠,英气外发;后段嫁为人妇,又尽显儿女情态,堪称儿女英雄之典范。
薛刚反唐
知书房
薛刚反唐
如莲居士 著
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李显,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得以伸张的全部传记。
西京杂记
知书房
西京杂记
葛洪 著
历史小说集。西汉刘歆撰。经后人考证,作者实为晋葛洪。原2卷,后分为6卷。东汉人称西汉首都长安为“西京”。全书记发生于“西京”的西汉统治阶级与文士的遗闻佚事,夹杂一些怪诞传说。南粤王赵佗献南海岛屿所产珊瑚树于长安及有关古墓发掘的记述等,颇有资料价值。9月9日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等被后人引为掌故。内容杂载西汉轶事传闻,摭采甚丰,可补史缺。举凡当时文人逸事、侈靡好尚、宫室苑囿、珍玩异物、舆服典章、风俗民情等均有记述。文笔简洁而有文采。对后世诗词、戏曲、小说等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有《四部丛刊》影明嘉靖本,《抱经堂丛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191091
这本书号称记录唐代轶事,但很多内容明显是后人编造的。比如柳宗元遇仙的故事,一看就是假的。唐代人写东西不会这么夸张。还有人说这是柳宗元自己写的,但文风完全不像。我觉得宋代人伪造的可能性很大。很多人把它当历史看,其实里面很多细节经不起推敲。读书不能光看表面,要想想背后的真实情况。
龙城录
知书房
龙城录
柳宗元
知书客163067
自中秋展卷,至霜降掩册,两度月圆而未尽其惑。《龙城录》托名柳河东,文气与子厚集殊不类,颇疑出自宋人伪作。"赵师雄醉憩梅花下"一则,清丽有韵致,余皆恍惚难解。世人多称其志怪之奇,然所述龙城风物,既非实录,亦乏唐人笔意。到底是真品散佚而后人补缀,抑或全系假托?文献不足征,徒增怅惘而已。庚寅暮秋观堂漫笔于西泠桥畔。
龙城录
知书房
龙城录
柳宗元
知书客372047
奇书,古龙城之魂魄。快读、慢读、反复读。白天可读,夜晚也可读。强者能懂,弱者也能懂。迷茫时要读,清醒时也要读。这不是普通的故事书,而是照见内心的镜子。读不是为了消遣,读是为了明白。人生苦闷时,翻开它;人生得意时,更要翻开它。一字一句都是血,一行一段都是泪。读懂了,你就活明白了。那种感觉,说不出来,只能自己体会。
龙城录
知书房
龙城录
柳宗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