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09815
2025年06月24日
自冬月朔日至腊月初八读竟此书,凡三十八日矣。《鬻子》虽残篇断简,而文义精深,殆为后世道家之滥觞,岂可以寻常子书目之?其言君道无为而治,与《老子》相表里;论政重民本之旨,开《孟子》之先声。吾华夏典籍之珍贵,于此可见一斑。癸卯岁杪,寒窗夜读至此,但觉鬻熊之风犹在几案间,令人不禁肃然。若水记于京西小筑。
鬻子
知书房
鬻子
鬻熊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华子
知书房
子华子
子华子 著
二卷。旧本题晋人程本 (约前380—前320)撰。关于程本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为简略。据 《吕氏春秋·贵生篇》记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生以忧之?”又《庄子·则阳》篇称:“魏䓨与田侯午约,田侯背之,犀首请伐齐,华子闻而丑之,惠施乃见戴晋人。”据此可见,大约子华子与韩昭侯、魏惠王同时人,先秦时代有《子华子》这部著作。及至汉代,班固作《汉书》,刘向校订诸书,咸有序文,而此文独不类,可知汉代该书已亡佚。及至南宋,《子华子》刊版于会稽,晁公武以其多用字,指为元丰后举子所作。近人顾颉刚在《诸子辨》中列举四条证据,推断其为伪书。这四条证据为:书中有 “秦襄公方启西戎,子华子观政于秦”; 又稽庄周所载子华子事,云 “见韩昭侯”,二者前后相差二百余年,不可信一。《孔子家语》言:“孔子遭齐程子于郯。”而今书 《子华子》自谓:“程之宋君受封于周,后十一世国并于温”。程本商季文王之所宅,在西周内当为畿内小国。温者,晋邑小国,两地相隔远迩,亦在可疑二。后序称子华子为鬼谷子师;鬼谷,战国时纵横家,而今书反类道家之言,其不可知三。刘向校订古籍,该书不在此列,不可知四。清人在修《四库全书》时,也认为《子华子》一书“出自近世能言之流,实为公论”。此书虽为伪书,但由于其“文虽稍涉曼衍,而纵横博辩,有致理文彩,堪称伪书中之上品。这对于研究古代伪书的发展和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子华子》现存的版本很多,主要有:绵眇阁本,别六子全书本,子汇本,明刊十行本及八行本。《墨海金壶》本,《珍丛别录》本,近人刊《二十二子》本,明嘉靖刊《五子》本,《道藏》本,《子书百种》本,明弘治丙辰杨一清校刊 《五子》本,《四库全书》本等。
公子牟子
知书房
公子牟子
魏牟 著
一卷。原题周魏公子牟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魏公子牟,又称中山公子牟,战国时魏国人。据《列子·仲尼》记载:“中山公子牟者,魏国之贤公子也,好与贤人游,不恤国而悦。”晋代张湛为此作注说:“公子牟,文侯子,作书四篇,号曰道家。”《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公子牟》四篇,隋唐志都不著录,说明其书久佚。清代马国翰据《庄子》、《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等书辑为一卷,即今本《公子牟子》。书中记述魏公子牟恣肆放纵之言行,早在庄周之前,所以《庄子》书中有记述之文,《孟子》非十二子有排斥之言。《公子牟子》一书,虽然常遭儒家的指斥,而其言之成理,不可尽废。马国翰辑之成书,也是为后世学术研究做出的一项重要贡献。现存《玉函山房辑佚书》 本。
黄庭经
知书房
黄庭经
魏华存 著
黄庭经指《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约出于魏晋之际,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大旨在于服气以养精神。主张固守精神,则身形可以长存。《内景经》乃道教上清一脉修习要典,据传为上清仙真降授于南岳魏华存,后来成为宋元内丹家修炼内丹的重要典籍。有学者认为《外景经》则与早期天师道关系密切,较内景早出,而为内景经的源流,也有相反意见主张内景经较为早出。黄庭外、内二经,《外景经》一百九十六句,分为上中下三经或二十四章,《内景经》四百三十七句,分为三十六章,均是规整的七言韵语,各版本异文甚多,句之多少、有无及次序先后,各有不同。是书以韵语描述人体五官、五脏、六腑以及全身八景诸神二十四真形象与作用,旨在存神内观,固精练气,填满黄庭,久而行之,则五脏生华、色返孩童,最后臻至长生久视之境。
精选书评
知书客404576
读《鬻子》的时候,很多人夸它是道家思想的源头。但我仔细看了几遍,发现内容很零散,像是后人拼凑的。里面讲的无为而治,和《老子》比起来差远了。有人说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可这本书里连个像样的故事都没有。我更怀疑这是汉代人假托古人写的。统治者喜欢这种书,因为它教人听话。真正有价值的思想不是这样的。
鬻子
知书房
鬻子
鬻熊
知书客813593
《鬻子》号称是商周之际的治国宝典,但让人怀疑它到底有多少真实性。说它是鬻熊写的,可文风明显不像那个时代的产物。内容讲了很多治国道理,可这些道理放在商周时期不合常理,更像是后人编出来的。书中强调仁义道德,但先秦文献中这类思想并不常见。如果真是商周作品,为何西汉之前没人提过?托古作伪的可能性很大。
鬻子
知书房
鬻子
鬻熊
知书客916879
《鬻子》一书虽为残篇,却仍能见其气象。此书传为楚人鬻熊所作,讲的是治国修身之道,思想质朴却深刻。后人整理时或许有所删削,但其中重民本、讲仁义的核心依然清晰。看它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便知这是真正懂治国的人写的东西。后来黄老之学从此而出,管子、韩非也受其影响。可惜全书不存,只能从残章中揣摩一二了。
鬻子
知书房
鬻子
鬻熊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