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9420
2025年09月03日
心情烦闷时翻完萧衍的《草书状》,突然明白写字这件事说到底不过是随心所欲,信笔涂鸦,看似龙飞凤舞,实则毫无章法。萧衍用几百字说清楚草书的真谛,我练了三年毛笔字,知道横平竖直是基本功,却还是想放纵想潦草,同时又怕写坏怕丢脸,不能像书法大家那样收放自如,又不能像孩童初学那样毫无顾忌,依然觉得要真正掌握草书的精髓至少还得十年八年吧,不然练字还有什么乐趣呢,这大概就是文中所说的凡人的笨拙吧。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古画品录
知书房
古画品录
谢赫 著
又称《古今画品》或《画品》。 画评、 画品。南朝齐谢赫。 南朝齐梁画家谢赫著。共一卷。成书于梁武帝中大通四年至太清三年(532~549)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品评画家绘画的论著。 有《津逮》本、《说郛》本、《百川学海》本、《书画谱》本、《学津讨原》本、《美术丛书》本。评论自三国吴到萧梁三百年间二十七个名画家的绘画作品。根据他们的艺术造诣, 分成六品: 第一品陆探微、曹不兴、卫协、张墨、荀勖。第二品顾骏之、陆绥、袁茜。第三品姚昙度、顾恺之、毛惠远、夏瞻、戴逵、 江僧宝、 吴暕、 张则、陆杲。第四品蘧道愍、章继伯、顾宝光、王微、史道硕。第五品刘顼、晋明帝、刘绍祖。第六品宗炳、 丁光。提出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六法论”,作为人物画创作和品评的准则。指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为“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品评绘画的重要著作。树立了绘画批评的典范,成为后世论画和鉴赏批评的标准, 以致“六法”一词,后来引伸成为中国画的代称,或理论、技法的总称。
与梁武帝论书启
知书房
与梁武帝论书启
陶弘景 著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之优劣。萧衍在《论书启》中曾对钟王“褒贬大备”,一言以蔽之曰:“元常(钟)老骨”,“子敬(献之)懦肌”,“逸少(羲之)得进退之间”,陶对萧的“玉科”奉若神明,对王献之书风斥之谓“沦迷”,二人所见略同。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5511
奇文,草书之绝响。痛快、肆意、自在!可以先看,可以后看,可以从头看,可以跳着看。白天可以看,晚上也可以看。书法家能学到东西,门外汉也能有收获。心情烦躁时适合读,心平气和时也适合读。模仿不如领会,空谈不如实践。关键在于动手写!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知书客486120
多数人读《草书状》,总盯着那些龙飞凤舞的笔画惊叹,我却细细品味蔡邕笔下流动着的那股挣脱束缚的快意。在那个竹简木牍的时代,他愣是把端庄的隶书泼墨成了狂放的草书,不是叛逆,而是找回文字最初的生命力。如今键盘敲出的方正字体里,谁还记得到笔尖划过纸面的激情?每次重读这篇书论,都觉得宣纸上的墨迹在替今人发出无声的喟叹。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知书客726915
有人从《草书状》中看到的是书法艺术的狂放不羁。有人关注的是笔画之间的独特韵律。而我每次翻开这本书,都像在听一位书法家讲述创作心得。他告诉我草书不是乱写,每一笔都有讲究。这种传统文化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在这个打字代替写字的年代,更应该把书法艺术传承下去。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看似简单的草书其实大有学问。
草书状
知书房
草书状
萧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