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5518
2025年06月21日
妙论,书道之真谛。狂喜、沉思、玩味!可执笔临写,可掩卷遐思,可细品单字,可纵观全篇。展笺铺墨时当读,焚香静坐时亦当读。书法家可参详,门外汉亦可参详。初学握管当研习,挥洒自如也当研习。练字不如解字,解字不如悟字。字里藏真趣,墨中见性情。一笔一画皆天机,横竖撇捺总关情。读此篇如对良师,忽觉手中毛笔重若千钧,又轻似鸿毛。
答陶隐居论书
知书房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笔意赞
知书房
笔意赞
王僧虔 著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著
清包世臣 (1775-1855)撰。系文艺、书学论著。6卷,为 《安吴四种》之一。前4卷论文,后2卷论书,故称 “双楫”。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世称“包安吴”。嘉庆举人,官新喻 (今江西新余) 知县,关心时政,主张抗英。此书多论古文作法和他的崇尚,也录所作书序、碑传等。论书分为 《述书》上中下、《论执笔法》、《历下笔谈》、《论书绝句》、《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等,阐述学习书法的经验和体会,评论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和书法之优劣得失及金石碑版,辨析详博。下卷有辨误,及删定之 《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等,提倡碑学,贬抑帖学,影响了清代后期以至今日的书风。世臣于文章书法自视甚高,品评作品好为高论,自成一家之言。后来康有为撰 《广艺舟双楫》6卷,发扬世臣表彰北碑之意,攻击帖学,提创碑版,碑书文字益为世人所重。本书有《艺术丛书》、《艺术名著丛刊》等本,近年有影印本面世。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知书房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 著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
精选书评
知书客209916
这书简直没法看,全是废话。正着看难受,反着看更难受。开心时不想看,烦心时更不想看。聪明人看了没用,笨人看了更没用。倒霉时看了更倒霉,得意时看了扫兴。求神拜佛不如踏实干活,学写字不如直接练字。这书就是浪费时间,别看了。
答陶隐居论书
知书房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
知书客278555
王书之妙,尽在公孙一纸间!通篇论锋,笔势如虹,藏露自如。初学可窥门径,大家可悟玄机。临池时当读,挥毫后更当读。执笔者读之腕底生风,赏鉴者读之胸开万壑。萧衍之妙论,直指书道核心,把笔奥秘尽诉与人。不求摹古,但求通变;不囿形似,重在心法。急缓疾徐之间,尽显前人智慧。孤灯夜雨宜细品,晴窗朗日更宜深参。得此书论,如获至宝矣!
答陶隐居论书
知书房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
知书客922554
在书法理论堆里翻找,文献太多,根本看不完。这篇《答陶隐居论书》我反复读过几遍,很多人只注意到萧衍的技巧指导,但我更在意陶弘景能对皇帝直言不讳。帝王常常听不进批评,更何况是批评自己的书法。萧衍不仅接受建议,还认真回复讨论。这种态度放在任何时代都难得。
答陶隐居论书
知书房
答陶隐居论书
萧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