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07951
2025年07月28日
帝王之书,千载不衰。明君可照此修,昏君也可照此戒。太平时要读,乱世时更要读。治国理政可参考,修身养性也可参考。开头讲纳谏很重要,结尾讲节俭是根本。有些话今天看太老套,比如过分强调等级制度。但讲的用人道理现在也适用。看这书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关键是带着脑子看,吸取有用的。缺点很明显,优点也突出。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处世悬镜
知书房
处世悬镜
傅昭 著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论语集解义疏
知书房
论语集解义疏
皇侃 著
梁皇侃撰。十卷。南宋时已佚。唯唐时旧本流传于日本国,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又由日本返回中国。皇侃序云:“门人痛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为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以垂轨万代。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兹据江熙所集,皇侃《义疏》所引有十三家之多,即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一说乃袁乔之误)、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一作王琰)。今本皇《疏》于江《集》十三家中,唯蔡系、周怀、王珉三家不见称述。其引取诸通说在江《集》外者凡二十八家。何晏所集《鲁论》七家,又采《古论》孔注为八家,并何为九家;江熙所集十三家,并江为十四家;皇《疏》所引二十八家,并皇为二十九家;通为五十二家。
精选书评
知书客808849
这部《帝范》披着劝诫太子的外衣,实则处处显露帝王心术的精巧。李世民以九五之尊,将自己塑造成完美典范,字里行间却透着对权力的迷恋与炫耀。那些冠冕堂皇的治国箴言,倒像是为玄武门之变后焦躁不安的良心寻求开脱。所谓"忧劳兴国",不过是给后世君王看的漂亮话罢了。其训诫之辞愈是恳切,愈显出帝王将相的自矜与虚伪。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371796
如此"帝王心法",却是满纸为师之道!可笑啊,帝王治世之书,竟教人做个"好学生"。得天下时便忘尽,失天下时方想起。烈火烹油时不屑一顾,树倒猢狲散时倒奉为圭臬。说是垂范后世,实则自欺欺人。帝王将相读之如沐春风,黎民百姓读之如闻梦呓。为君者不必学,为臣者学不得。若当真能践行,何至于玄武门前血犹腥?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699799
七月下旬得此书,断续读至九月初方毕。《帝范》十二篇,唐太宗为太子李治所作,言简意深。太宗以帝王之尊,述治国要道,不尚空谈,皆切实可行。其论俭约、纳谏、赏罚诸端,尤为精当。今人读之,犹觉字字珠玑。帝王家训能如此平实恳切,实属难得。壬寅秋日记于沪上。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