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6315
2025年09月04日
废话连篇,毫无新意。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耳朵都要听出茧子了。动不动就问"如何为君",问完又给出老掉牙的答案,烦不烦啊?还以为能学到什么高深道理,结果净是些陈词滥调。李世民平时挺能打仗的,怎么写出这么个玩意儿?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荀子
知书房
荀子
荀况 著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全书一共32篇,其观点与荀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在前27篇中,也有几篇,如《议兵》、《大略》等可能是他的学生整理而成的。《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菜根谭
知书房
菜根谭
洪应明 著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儒家经典,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言辞中流露出山林意趣,渗透着万物一体的世界观。开出的处世之方偏重心态和人事,悟虚妄真实之理,指出贫富、尊卑、穷达因为心念使善恶、祸福相互转换,告诫世人及时转念,戒贪少欲,取中庸之道。著作前后内容和深度有所不同,反映出了不同的阅历和境界。
论语集解义疏
知书房
论语集解义疏
皇侃 著
梁皇侃撰。十卷。南宋时已佚。唯唐时旧本流传于日本国,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则又由日本返回中国。皇侃序云:“门人痛微言一绝,景行莫书,于是佥陈往训,各记旧闻,撰为此书。成为实录,上以尊仰圣师,下以垂轨万代。按此书既是论难答述之事,宜以论为其名,故名为《论语》也。”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自何晏《集解》以迄梁、陈之间,说《论语》者,义有多家。兹据江熙所集,皇侃《义疏》所引有十三家之多,即晋卫瓘、缪播、栾肇、郭象、蔡谟、袁弘(一说乃袁乔之误)、江淳、蔡系、李充、孙绰、周怀、范宁、王珉(一作王琰)。今本皇《疏》于江《集》十三家中,唯蔡系、周怀、王珉三家不见称述。其引取诸通说在江《集》外者凡二十八家。何晏所集《鲁论》七家,又采《古论》孔注为八家,并何为九家;江熙所集十三家,并江为十四家;皇《疏》所引二十八家,并皇为二十九家;通为五十二家。
精选书评
知书客808849
这部《帝范》披着劝诫太子的外衣,实则处处显露帝王心术的精巧。李世民以九五之尊,将自己塑造成完美典范,字里行间却透着对权力的迷恋与炫耀。那些冠冕堂皇的治国箴言,倒像是为玄武门之变后焦躁不安的良心寻求开脱。所谓"忧劳兴国",不过是给后世君王看的漂亮话罢了。其训诫之辞愈是恳切,愈显出帝王将相的自矜与虚伪。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707951
帝王之书,千载不衰。明君可照此修,昏君也可照此戒。太平时要读,乱世时更要读。治国理政可参考,修身养性也可参考。开头讲纳谏很重要,结尾讲节俭是根本。有些话今天看太老套,比如过分强调等级制度。但讲的用人道理现在也适用。看这书不能全信,也不能全不信。关键是带着脑子看,吸取有用的。缺点很明显,优点也突出。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客203981
翻《帝范》时总有种割裂感:李世民一面教导子孙"以民为本",一面又在玄武门溅满兄弟的血。这位帝王笔下的仁政与权术,究竟哪张脸才是真的?他在十二篇训诫里把治国之道写得光明磊落,可那些被史书轻轻带过的血色黄昏呢?最困惑的是,我们到底该学他纸上的道理,还是看他实际走过的路?帝王心术像夹在书页间的匕首,翻得快了会割伤手指。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