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3483
2025年09月04日
最近重读宗炳的《画山水序》,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个生活在1600多年前的老人,怎么就能把艺术和人生的道理说得这么透彻?年纪渐长,越发觉得古人的智慧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当我读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时,不禁停下思考:我们现代人整天忙忙碌碌,到底在追寻什么?宗炳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脑,却能静下心来观山望水,在自然中参悟人生真谛。这让我想起去年去黄山写生的经历,当时站在迎客松前,忽然明白了什么叫"澄怀味像"——原来真正的艺术创作,首先需要一颗澄明的心。 前两天和一位老画家聊天,他说现在年轻人学画,总想着速成,却忘了观察生活的基本功。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自己以前临摹总是不得要领,原来缺的不是技巧,而是宗炳说的"澄怀"这个前提。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位老画家就像当代的宗炳,他们都在用毕生践行着一个道理:艺术即修行。 我们总说要让孩子学艺术培养气质,报各种培训班,买最好的画具。但当我们给孩子创造了最好的物质条件后,他们真的能画出好作品吗?未必。就像宗炳说的"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真正的艺术不在工具,而在心境。 比起昂贵的画材,教会孩子观察生活、感受自然的能力要珍贵得多。iPad上的绘画软件可以随时更新换代,但对美的感知力和对生命的体悟,却是需要代代相传的财富。这种传承最难的地方在于,它不能靠说教,而要像宗炳那样"卧游"山水,在潜移默化中完成。 记得小时候学画,老师总批评我的素描太死板。那时很不服气,觉得是铅笔不够好的缘故。现在才明白,问题出在我总是急着完成作业,却忘了仔细观察对象。就像宗炳说的"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心不到,手怎么可能到?父亲虽然不懂艺术,但他教会我做事要专注的品格,这比任何绘画技巧都重要。 重读《画山水序》,我忽然懂了宗炳的良苦用心。他写这篇文章,不仅是在讲绘画技法,更是在传授一种生活方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学习古人"澄怀观道"的智慧。也许我们成不了大画家,但若能像宗炳那样,在平凡生活中保持一颗澄明的心,就是最大的成功。 放下书本,我决定这个周末去郊外走走。不是为拍网红打卡照,而是想试试能不能像宗炳那样,在山水间找到内心的平静。毕竟,真正的艺术不在远方,而在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里。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笠翁对韵
知书房
笠翁对韵
李渔 著
《笠翁对韵》清朝李渔(号笠翁)著文集,约作于明末清初,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声律启蒙读物。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六体书论
知书房
六体书论
张怀瓘 著
书学论著。唐代张怀瓘著。一卷。为奏御之作。论述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等六种书体的特点、创始者、代表书家。其后论述执笔之法,认为“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甚为精当。是书陈振孙在《直斋书解题》中作《六体论》。所著六体为大篆、小篆、八分、隶书、行书、草书。叙述各书体源流,评论各体体势特点,颇精要。认为大篆法于鸟迹,史籀所造,李斯、蔡邕嗣之。其体势若鸾凤奋飞,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谓小篆乃李斯所造,曹喜、蔡邕为嗣。镂纤屈盘,鳞羽参差,其势飞腾,其形端俨。谓八分为王次仲所造,体骨雄异,贵异尚奇。
古今书人优劣评
知书房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著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444951
很多人读《画山水序》都赞叹宗炳提出的"澄怀观道",我更多注意他写实的部分。他详细记录山水画的技法,分析透视原理,这在崇尚玄谈的南朝很难得。一个隐居者不空谈境界,而是认真琢磨怎么画好山和水的形态,这种态度就值得敬佩。看完之后我发现自己以前看山水画太笼统,现在能注意到画面中的具体细节了。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知书客449454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游心太玄,纵意丘壑。" ——《画山水序》中这句超然物外之语,恰似一卷水墨在宣纸上晕开的刹那,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的美学真谛展现得淋漓尽致。宗炳以老庄哲思为骨,用禅悟之笔勾勒出"澄怀味象"的艺术境界,让后世窥见文人画"咫尺万里"的玄远意趣,那并非对自然的简单摹写,而是心灵与造化的共鸣交响。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知书客261156
这是山水画的理论书,但真的有用吗?现在的画家还看这个吗?内容全是古代的东西,现代人看得懂吗?说得很玄,实际怎么画却没说清楚。画山水的道理真有那么复杂?普通人学画需要知道这些吗?古代大师的技法现在还能用吗?这本书的地位很高,但适合现在的初学者吗?可能对研究历史的人重要,对想学画的人帮助不大。理论再好,不实践也没用。
画山水序
知书房
画山水序
宗炳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