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9533
2025年09月04日
从《琵琶记》中看来,越读越觉得困惑。蔡伯喈这个人到底在想什么,他明明有才华,又孝顺,却总是被命运推着走。他考中状元,当了官,娶了丞相的女儿,却对不起家里的妻子。这中间的道理很难想明白。他好像一直在做对的事,但结果总是错的。 赵五娘更让人想不通,她那么辛苦,那么善良,最后却要忍受那么多痛苦。她为公婆吃糠咽菜,千里寻夫,换来的却是丈夫另娶他人。这世道到底讲不讲道理。 高则诚写这些事,可能想说人生就是这样无奈。但读完之后,只觉得更加困惑。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为什么忠孝不能两全。这些事放在今天,依然没有答案。
琵琶记
知书房
琵琶记
高则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梦窗稿
知书房
梦窗稿
吴文英 著
四卷。《补遗》 一卷。宋吴文英 撰。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觉翁,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吴文英往来于江浙之间,曾为嗣荣王等显贵的门客。其词字句工丽,音律和谐,与周密齐名,并称“二窗”。所著词《梦窗稿》有甲、乙、丙、丁四稿,故亦称《梦窗甲乙丙丁稿》。是集为毛晋所刊。毛晋初得其丙、丁二稿,刻于《宋词》第五集中。并附摭其绝笔一篇,佚词九篇为补遗。后又得甲、乙二稿,刻于第六集中。但讹误之处甚多。后人将四稿合为一帙。今观其集,其词早年多登临咏怀、酬唱之作,颇重格律技巧;晚年则因民族危亡日益严重,而辞气高迈。其词谨严,长于绘色,精于乐理,自有典丽隽秀之风。是集还有杜文澜曼陀华阁校刊本,在毛晋本基础上,增有续补遗一卷; 四印斋刊本、《四明丛书》本。近人张寿镛《补校梦窗词新词稿》,以明抄本为底本,兼取诸本之长,为足本。另有郑文焯《梦窗词校议》、近人杨铁夫 《吴梦窗词笺释》等。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著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颐养部》总论养生,是一篇重要的养生文献。全书8部,前3部是戏曲理论,后5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很大。李渔将戏曲与之合写。不作专著,足见他认为艺术附丽于生活中。
桃花扇
知书房
桃花扇
孔尚任 著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精选书评
知书客554943
《琵琶记》号称经典,但实际读起来很别扭。主角赵五娘被塑造成完美无缺的贞节烈女,这种形象虚假得令人反感。故事情节刻意渲染苦难,只为突出她的道德崇高,显得做作不真实。蔡伯喈软弱无能,关键时刻总是逃避责任。作者高明的写作技巧掩盖不了思想的腐朽,全篇都在宣扬压抑人性的封建道德。这样的作品被捧为杰作,实在难以理解。
琵琶记
知书房
琵琶记
高则诚
知书客173222
自八月始读《琵琶记》,至十月末毕,前后两月有余。高则诚据旧本改编,然青出于蓝,叙事井然,关目紧凑。剧中蔡伯喈负心,赵五娘尽孝,作者褒贬分明,劝善惩恶之意显然。曲词虽稍逊《西厢》之华美,但质实动人,有裨风化。元人南戏至此,已见文人化端倪。观其结构精密,足为后世传奇典范。丙申冬日记于沪上。
琵琶记
知书房
琵琶记
高则诚
知书客163831
大多人看《琵琶记》只看到赵五娘的坚贞,我却觉得这故事假得离谱。一个书生为了功名抛弃妻子,最后居然还能团圆,这不是在美化负心汉吗?高则诚写这种故事,根本是在讨好当时的权贵。现实中哪有这么多圆满结局?这书读着让人生气,它把真实的苦难包装成美德,骗了太多老实人。这种虚伪的故事还能流传几百年,真是讽刺。
琵琶记
知书房
琵琶记
高则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