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6033
2025年09月04日
《西夏书事》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其价值不仅在于记录党项族政权兴衰,更在于它揭示了一个边缘民族如何在夹缝中构建自身的历史叙事。吴广成以严谨的笔法将零散的西夏史料串联成篇,这种编纂方式本身就暗含着对历史话语权的争夺。当我们细读那些关于元昊称帝、宋夏和战的记载时,能清晰感受到作者试图在汉文化主导的史观中为西夏争得一席之地的努力。 书中对西夏典章制度的记载尤为珍贵,比如"蕃礼"与"汉仪"的博弈,不仅反映了文化融合的复杂性,更暴露出小国政权在文化认同上的焦虑。我个人特别留意到书中关于西夏文字创制的记载,这种文化自觉行为,本质上是对抗文化同化的政治宣言。吴广成笔下的西夏官僚体系记载,往往与中原制度形成镜像对照,这种叙事策略巧妙暗示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军事记载部分呈现出鲜明的务实风格。对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关键战役的描写,既保持史家的克制,又通过细节选择流露出对西夏战术智慧的欣赏。值得注意的是,书中对宋夏贸易的记载频率远高于其他少数民族政权,这暗示着作者对经济因素在政权维系中作用的独特认知。我在阅读时常常思考,这些互市记录背后,是否隐藏着吴广成对民族交往方式的某种期待? 书中对西夏佛教的记载颇具深意。从"凉州护国寺"到"敦煌莫高窟"的连续记载,构建出不同于中原的佛教政治图谱。这种宗教书写不仅补充了正统史料的缺失,更揭示了佛教如何成为西夏统治者构建合法性的重要工具。我个人认为,这些内容恰恰是全书最具启发性的部分,它们打破了我们对于"蛮族"政权宗教政策的刻板印象。 最后关于史源的处理方式值得玩味。吴广成大量采用宋人笔记却加以甄别,这种批判性态度在乾嘉学者中实属难得。他在处理《宋史·夏国传》等材料时表现出的审慎,体现出一个专业史家的素养。当我读到他对某些明显带有偏见记载的考辨时,不禁联想到当下史学研究中依然存在的中心-边缘叙事困境。这本书的价值,或许正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突破传统史观限制的可能性。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续资治通鉴
知书房
续资治通鉴
毕沅 著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清毕沅撰。此书付刻未及半,毕沅生前仅初刻一○三卷,毕家因贪污遭籍没而止,书稿散佚,桐乡冯集梧买得全稿补刻成二百二十卷。《续资治通鉴》跟《资治通鉴》有不少出入,续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叙事详而不芜;仅有取舍剪裁,而无类似温公的改写熔炼,亦无“毕沅曰”等各家史论。《续资治通鉴》作者虽挂名毕沅,然名家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均参预其事,此书实成于众人之手。梁启超对该书评价极高,认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竹书纪年
知书房
竹书纪年
佚名 著
这是一部编年史书,古版本为13篇,现行本为2卷,系战国时魏国史官所撰。原名《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南朝梁沈约(441—513)附注。约有《沈约集》已著录。《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河南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皆蝌蚪字。经荀勖、束晢等人整理成书,完整的六十八篇,残缺者七篇,共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记黄帝以来至周隐王时编年史。自周幽王后接晋国,晋亡特记魏国。以夏正纪年,记事简短。记事起自黄帝(一说起自夏、殷、周),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9)。
大唐创业起居注
知书房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 著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626)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飞、智胜突厥、又长驱直入长安,一路纪律严明,赈济穷困,选任贤能,清理狱讼,以及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勒死隋炀帝,直至宇文化及失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等事。书中多次提到李密、称颂他 “恭俭自励,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积书而已,子女珍玩,一无所取,赈贷贫乏,敬礼宾客”。书中并与一般唐代史书多只记二郎,而删去大郎不同,多次将建成与世民并提。作者温大雅,曾随李渊起兵,任记室参军,专掌章表书记文檄。所记多为亲身经历。又在秦王任太子之前写成此书,因此得以如实反映历史实际。《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藕香零拾》、《山右丛书初编》、《丛书集成初编》 均收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今人李季平、李钖厚的点校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635421
《西夏书事》以"夏之兴也以忠厚,其亡也以骄奢"为鉴,道尽了一个王朝的兴衰密码,这部被遗忘的"边地春秋"用残缺的编年体例,意外成就了最完整的历史隐喻——当党项人的马蹄声从贺兰山麓渐渐远去,那些被风沙掩埋的宫廷秘辛与战场硝烟,终于在吴广成的笔下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知书客887755
《西夏书事》以"国之大事,亡史甚于亡国"为鉴,用如椽之笔勾勒出党项王朝二百年的兴衰画卷,将湮没于黄沙的西夏文明从历史的断层中打捞而出,这部以残碑断简重构的王朝史诗,恰似黑水城遗址那尊双头佛,既凝视着契丹铁骑卷起的滚滚烟尘,也倒映着蒙古弯刀上的凛冽寒光。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知书客609543
寒冬腊月间始读此书,至来年春分方得掩卷,其间时断时续者再。吴广成辑录西夏二百余年史事,补旧史之阙遗,述党项之兴衰,考证精详处尤为可贵。然编年纪事终非纪传体例,人物性情难见真容,读至李元昊雄才大略处,未尝不掩卷而叹。此书虽行文质实,然史识独到,使湮没之事粲然可见,亦不负"西夏史之干城"之名。乙未仲春夜阑笔于燕京客次。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