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02212
2025年07月31日
韩彦直写《永嘉桔录》,记录永嘉柑橘的种植方法,看似平常,却透出深意。他本是官员,却对农事如此上心,实在难得。书中详细描述土质、栽培、防虫,字字实在,没有半点虚浮。宋代士人大多高谈阔论,他却埋头于泥土之间,这份踏实令人感慨。可惜后世农书多流于空谈,少有他这样的务实精神。一本小书,藏着大智慧,只是读懂的人太少。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著
一卷。书论。唐代蔡希综撰。希综,天宝年间书法家,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希逸、希寂之弟。希综工翰墨。是编自述家世及前代书家之书学渊源,其要旨则归本于论用笔。共计五段,一、述家世。其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自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至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第七兄洛阳尉希寂,皆有时名为世所重。二、追叙诸家授受渊源。述及大篆、隶书、楷法、八分、章草之始兴,历数了自周宣王至东汉期间五十余位书家,结语赞曰:“若盛传于代以为贻家之宝,则八体之极是归乎钟、蔡,草隶之雄是归乎张、王,此四贤者,自数百载来未之逮也。”三、引右军、蔡中郎之论,议用笔之法。言欲须先“适意任情,”次须“正坐静虑,随意所拟,言不出口,气不再息,则无不善矣”。四、历述钟繇、右军学皆大成之经验。钟繇从师学而精思,三十余载,行坐未尝懈怠,寝息间,“画其被,皆为之穿”。用功若此。右军习字,尤重心意,“书之为意,取类非一”。求字字意殊,骨气雄强,爽然飞动,终得其精妙。评曰: “是知学成非一师之能致,非好奇博艺之士,不能有知。”五、议下笔之法,曰:“夫始下笔,须藏锋转腕,前缓后急,字体形势状如虫蛇相钩连,意莫令断。仍须简略为尚,不贵繁冗。至如棱侧起伏,随势所立。大抵之意,圆规最妙。其有误发,不可再摹,恐失其笔势。若字有点处,须空中遥下掷,其势犹高峰坠石。”盛赞古之君子张伯英、张旭、崔长史、蔡伯喈等硕学多闻,笔力精深,“匪直禄取一朝,故亦誉流千祀”。统观全篇,所论多杂采诸家之言,无甚深诣。有《书苑菁华》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等。
古今书人优劣评
知书房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著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知书房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 著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
精选书评
知书客458765
妙哉!永嘉桔录,农书之精粹也。种时节气,看得透彻;样样道理,讲得明白。湿时读,干时也要读;初学时读,老圃更要读。种桔如参禅,不外求,只向内观。狂风骤雨读得,风和日丽也读得。小人能得小用,君子可得大用。三百六十行,行行藏妙道于其间。人若存心,则桃李桔柚皆可作无字天书矣!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知书客554222
奇书,农学之典范。晴时可读,雨时也可读。初学者能懂,行家也能懂。忙里偷闲时宜读,闲暇无事时更宜读。下地前可看,收成后也可看。种桔不如知桔,知桔不如懂桔。懂桔之道!从育苗到防虫,从修剪到采摘,面面俱到。可当工具书,可当闲书。北方人读了开眼界,南方人读了长见识。种桔人必备,不种桔的人也值得一读。实在,实用,实证。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知书客261750
这《永嘉桔录》,读来令人踌躇。前人谓之奇书,我却如坠云雾。说桔非桔,论道非道,横竖都难解其意。晴时翻阅不得要领,雨时捧读更添迷惘。鸿儒读罢或可会心一笑,我这般凡夫却只觉字字如谜。兴盛时读它如嚼蜡,困顿时看它似呓语。种桔不如吃桔,吃桔不如画桔。画桔何用?罢,罢,罢!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