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很久没有读到像《王侍中集》这样让人心潮澎湃的文集了。这是朋友推荐的,他说这本书能让人看到汉魏风骨。 王粲的文字有力量。他的《登楼赋》写“虽信美而非吾土兮”,简单几个字就道出了乱世中人的漂泊感。以前读这句话只觉得是文人的伤春悲秋,现在才明白,这是对家国命运的深刻思考。当今社会很多人追求安逸,害怕改变,但王粲在动荡年代依然保持清醒,用笔墨记录时代。 他的《七哀诗》更让人震撼。“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直接写出战争的残酷。现代社会虽然和平,但竞争激烈,人心容易变得冷漠。王粲的诗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多艰难,人都要保持悲悯之心。他的文字不是简单的抱怨,而是对苦难的深刻观察。 王粲的才华不仅在于文学,更在于他对现实的洞察。他在曹操手下做事,既能写华丽的辞赋,又能写实用的公文。这让我想到现代人常说的“斜杠青年”,其实王粲早就做到了。他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在乱世中既保持文人风骨,又务实做事。 读《王侍中集》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中国传统文人的担当。王粲不逃避现实,用笔墨参与时代。今天的我们面对复杂社会,更需要这种精神。他的文章没有空谈大道理,而是用具体事例展现如何在大时代中安身立命。
王侍中集
王侍中集
王侍中集
王粲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虚赋
子虚赋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