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66190
2025年06月21日
自正月末展卷,至腊月初掩册,历时十阅月方通览全帙。司马君实虽辑历代兴衰,然取舍失当,偏重政事而略民生,详载战伐而疏经济,史家之识何其狭隘也。其论五代十国事,尤多回护之词,秉笔直书之义安在?文辞虽整饬可观,然铺叙过甚,几类官府文书,令读者昏昏欲睡。所谓"资治"之效,不过为帝王作教科书耳。壬寅岁杪墨禅漫记于姑苏城南。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续晋阳秋
知书房
续晋阳秋
檀道鸾 著
南朝宋檀道鸾撰。二十卷。编年体。记述东晋史事。已佚。清黄奭有辑本一卷,收入《汉学堂丛书》;汤球有辑本二卷,收入《广雅书局丛书》。《南史·檀超传》:超叔父道鸾字万安,国子博士,永嘉太守。有文学,撰《续晋阳秋》二十卷。《史通·杂说篇中》王、檀著书,是晋史之尤劣者,方诸前代,其陆贾、褚先生之此欤。道鸾不揆浅才,好出奇语,所谓欲益反损,求妍更者矣。又刘遗民、曹缵,皆于檀氏《春秋》有传,至于今《晋书》,则了无其名(按道鸾编年书不宜言有传,刘遗民即刘坖之,今《晋书》列隐逸传,《史通》误也)。《隋书·经籍志》:《续晋阳秋》二十卷,宋永嘉太守檀道鸾撰。《隋书经籍志考证》:《世说·德行篇》注陈仲弓造荀淑,大史奏德星聚事在炎汉,而称道鸾《晋史》,未详其义。《开元占经》所引,则皆日蚀星移之征。《旧唐志》作《注晋阳春秋》,“注”当作“续”,“春”字误增。《新志》作《晋阳秋》,脱“续”字,卷同。
续资治通鉴
知书房
续资治通鉴
毕沅 著
《续资治通鉴》二百二十卷,清毕沅撰。此书付刻未及半,毕沅生前仅初刻一○三卷,毕家因贪污遭籍没而止,书稿散佚,桐乡冯集梧买得全稿补刻成二百二十卷。《续资治通鉴》跟《资治通鉴》有不少出入,续通鉴大量引用旧史原文,叙事详而不芜;仅有取舍剪裁,而无类似温公的改写熔炼,亦无“毕沅曰”等各家史论。《续资治通鉴》作者虽挂名毕沅,然名家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均参预其事,此书实成于众人之手。梁启超对该书评价极高,认为“有毕《鉴》则各家续《鉴》皆可废也”。
大唐创业起居注
知书房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 著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626)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飞、智胜突厥、又长驱直入长安,一路纪律严明,赈济穷困,选任贤能,清理狱讼,以及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勒死隋炀帝,直至宇文化及失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等事。书中多次提到李密、称颂他 “恭俭自励,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积书而已,子女珍玩,一无所取,赈贷贫乏,敬礼宾客”。书中并与一般唐代史书多只记二郎,而删去大郎不同,多次将建成与世民并提。作者温大雅,曾随李渊起兵,任记室参军,专掌章表书记文檄。所记多为亲身经历。又在秦王任太子之前写成此书,因此得以如实反映历史实际。《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藕香零拾》、《山右丛书初编》、《丛书集成初编》 均收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今人李季平、李钖厚的点校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96858
在紫禁城的书架上翻检,千年兴衰扑面而来。《资治通鉴》这部大书,常人总叹服司马光的史笔如椽,我却独独感念那些在昏聩中幡然醒悟的帝王。唐太宗闻过则喜,宋仁宗夜半改诏,这些瞬间比任何雄才大略都更动人。权力最易蒙蔽双眼,能在至尊之位保持清醒,实乃人间至难。每读至此,便觉历史长河里闪烁着人性的微光。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知书客158735
从三月开始看这本书,到十月才看完。中间经常看不懂。司马光的文字很难读。我查了很多资料,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是关于战争的部分,很多人物和地名都记不住。这本书讲了很多道理,但是我看不太懂。有时候看了一整天,也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我只能勉强看完,但是收获不多。甲辰年十月记。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知书客155185
这部史书,真的好。宏大、仔细、真实。可以按月读,可以按年读,可以选读,可以全读。做官应该读,百姓也可以读。聪明人能看懂,普通人也能看懂。失败时要读,成功时也要读。背历史不如懂历史,记历史不如用历史。治国之道,尽在其中。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