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55185
2025年06月19日
这部史书,真的好。宏大、仔细、真实。可以按月读,可以按年读,可以选读,可以全读。做官应该读,百姓也可以读。聪明人能看懂,普通人也能看懂。失败时要读,成功时也要读。背历史不如懂历史,记历史不如用历史。治国之道,尽在其中。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唐创业起居注
知书房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 著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626)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飞、智胜突厥、又长驱直入长安,一路纪律严明,赈济穷困,选任贤能,清理狱讼,以及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勒死隋炀帝,直至宇文化及失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等事。书中多次提到李密、称颂他 “恭俭自励,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积书而已,子女珍玩,一无所取,赈贷贫乏,敬礼宾客”。书中并与一般唐代史书多只记二郎,而删去大郎不同,多次将建成与世民并提。作者温大雅,曾随李渊起兵,任记室参军,专掌章表书记文檄。所记多为亲身经历。又在秦王任太子之前写成此书,因此得以如实反映历史实际。《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藕香零拾》、《山右丛书初编》、《丛书集成初编》 均收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今人李季平、李钖厚的点校本。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著
西夏编年体史书。吴广成撰。清道光五年(1825)小岘山房初镌,其后有1935年北平文奎影印本。吴广成,字西斋,江苏青浦人。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一生治史,精于史学,用10年功夫撰写成本书。其撰述尚有《廿二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朝名臣纪略》、《明遗杂记》等。本书凡42卷,约30万言。广泛搜集唐、宋、辽、金、元诸史,宋人著作、文集及稗官野史中有关党项及西夏史料,采用《通鉴纲目》编年体,参证排比成书。收集唐、宋、辽、金诸史及文集、野史等资料,采用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上起唐中和元年(881)拓拔思恭占据绥银,下至宋绍定四年(1231)西夏亡后其故臣王立之及部分遗民入金止,共300余年西夏的大事。
汉官六种
知书房
汉官六种
孙星衍 著
10卷。清人孙星衍校辑。包括《汉官》1卷,东汉王隆撰;《汉官解诂》1卷,东汉胡广注;《汉旧仪》(又称《汉官旧仪》)2卷,东汉卫宏撰;《汉官仪》2卷,东汉应劭撰;《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或省称《汉官典仪》、《汉官典职》、《汉官典职仪》)1卷,东汉蔡质撰;《汉仪》1卷,吴丁孚撰。以上6种,原书早佚,经孙星衍校辑,收入《平津馆丛书》、《四部备要》等丛书中。其《汉旧仪》上下两卷系采清代武英殿聚珍版所刊《永乐大典》本,孙氏校证后,又别作《补遗》2卷附后。6种之中,《汉旧仪》、《汉官仪》分量最大。《汉旧仪》专载西汉一代,以职官制度为主,兼述皇帝起居、皇后亲蚕、祀典、皇帝诸侯丧葬等杂事。其余5种则仅记两汉官制。此6种书虽已非完篇,但仍不失为探讨两汉官制与礼仪制度之重要资料。
精选书评
知书客568865
这种书根本不好看。全是帝王将相的故事,和老百姓没关系。内容又长又难懂,读起来特别累。作者总是站在统治者那边说话,根本不讲真话。很多地方篡改历史,美化那些坏人。读这种书浪费时间,不如看些真实的东西。书中道理都是虚伪的,根本帮不上忙。学这种东西没有用,不如多了解现实社会。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知书客647726
资治通鉴三百余卷,网罗千年治乱兴衰,司马温公以春秋笔法,运高远史识,诚为经世巨制。其叙事详略得宜,论断精警,每于三分讥刺处见得七分温厚,非徒排比史料而已。尤妙在寓褒贬于简策,藏锋锷于柔翰,使暴君权相读之惕然。予每观唐纪安史之乱,未尝不掩卷太息,觉纸上犹带血腥气。后世编年之书汗牛充栋,未有能越此藩篱者。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知书客566190
自正月末展卷,至腊月初掩册,历时十阅月方通览全帙。司马君实虽辑历代兴衰,然取舍失当,偏重政事而略民生,详载战伐而疏经济,史家之识何其狭隘也。其论五代十国事,尤多回护之词,秉笔直书之义安在?文辞虽整饬可观,然铺叙过甚,几类官府文书,令读者昏昏欲睡。所谓"资治"之效,不过为帝王作教科书耳。壬寅岁杪墨禅漫记于姑苏城南。
资治通鉴
知书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