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86658
2025年08月01日
《郑志》一书,记郑玄门人问答,虽辑录先师遗说,然体例散漫,间有附会穿凿处。其书存汉儒师法,可窥郑学涯略,诚为可贵。然细读之下,未免有后人羼入之嫌,真伪杂陈,令人踌躇。小同编次之功不可没,然亦难掩其粗疏。大抵此类记录,皆不免传闻异辞之弊,读者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是。
郑志
知书房
郑志
郑小同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孔子诗论
知书房
孔子诗论
孔子 著
上博楚简之一。收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册。完、残简共29支。由马承源整理并释读。全篇盖为孔子向弟子授诗之记录。马氏认为“可能当时社会对诗的认识和诗的运用,已有相当的偏差,所以在《诗论》中常强调主观的见解”。如多次出现“吾信之”、“吾悦之”、“吾美之”等。与《论语》中孔子论诗相比较,《论语》中只涉及《诗》与修身的关系,而竹简中出现关于《诗》与“情”的关系的讨论。《诗论》首简即提出:“诗亡离志,乐亡离情,文亡离言。”“乐亡离情”说,点明了“情”在孔子《诗》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各篇诗的排序,与今本《毛诗》也不相同。就内容而言,仅涉及《周诗》。《诗论》作者,今有子夏、子羔以及孔子再传弟子几说。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著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春秋时期,官学开始逐渐演变为民间私学。易学前后相因,递变发展,百家之学兴,易学乃随之发生分化。自孔子赞易以后,《周易》被儒门奉为儒门圣典,六经之首。儒门之外,有两支易学与儒门易并列发展:一为旧势力仍存在的筮术易;另一为老子的道家易,易学开始分为三支。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研究先秦至西汉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5819
《郑志》这部书让我感到震撼。作者记录历史的方式很特别,他不用华丽的词藻,但每一句话都像刀子一样锋利。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的,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特别是那些细节描写,让人感觉不是在读历史,而是在看真实的人生。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在于它不回避人性的阴暗面。读者看完后会明白,历史从来不是简单的黑白对错。
郑志
知书房
郑志
郑小同
知书客879319
奇书,儒林之瑰宝。静读可明理,细读可修身。学识浅时能读,学问深时也能读。求师不如亲见,亲见不如手录。清晨可披阅,深夜也可玩味。寒窗十年宜读,庙堂之上也宜读。疑难处可参校,寻常处也可存疑。注疏虽多,本源最要。得此一卷,胜阅千卷。儒门至要,尽在其中。经学之道,在此得门径。
郑志
知书房
郑志
郑小同
知书客792187
有人从《郑志》中看出治国的方略,有人找到做人的道理。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像在听一位老友聊天。他告诉我怎样处理生活中的难题,怎样看待得失。书中的智慧很朴实,但很管用。现代社会变化很快,但古人留下的经验依然有用。这些道理教会我们踏踏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我觉得这就是传统文化最珍贵的地方。
郑志
知书房
郑志
郑小同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