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48151
2025年06月20日
暮春时节翻阅此书,费时五旬而终未卒读。所谓"法书"者,不过是堆砌典故、附会成说,前后抵牾处比比皆是。作者侈谈笔法源流,却连钟王真迹亦未尝亲见,徒以耳食之言妄作评论。至于"永字八法"之说,更属穿凿附会,古人何尝有此拘执?书道贵在神采,岂在规规于点画之间哉!甲辰春杪懒庵漫记于沪上。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著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论用笔十法
知书房
论用笔十法
张怀瓘 著
一卷。唐·张怀瓘撰。是书为以四字一句之口诀,归纳出用笔之规则,共十项。所列用笔十法为:偃仰向背、阴阳相应、鳞羽参差、峰峦起伏、真草偏枯、邪真失则、迟涩飞动、射空玲珑、尺寸规度、随了变转。每项规则之下均有解释。提出“偃仰向背,谓两字并为一字,须求点画上下偃仰离合之势”;“阴阳相应: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等书法笔势的审美原则。强调上下偃仰离合、阴阳左右相应的辩证法审美范畴。
古今书人优劣评
知书房
古今书人优劣评
萧衍 著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精选书评
知书客665767
法书论,真乃墨海明灯!正看可悟笔势,反观能见章法。初学者读如获至宝,老手品似饮醇醪。得意时读之愈觉神清气爽,失意时览之顿感云开月明。小楷可窥天地,狂草能见性情。临池前宜读,搁笔后更宜读。求帖不如识帖,摹古不如化古。化古之钥,尽在此卷!每展此册,如对良师,如逢故友,快意非常!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客109344
这法帖真要人命,好又说好在哪,坏也说不出坏在哪。握在手里一会儿当宝,一会儿当草。临摹时像摸着了筋骨,一看原帖又觉着全不对路。偏锋用右也不好,使左也不对,怎么安排都不自在。既怕太使劲破了气韵,又恐下笔轻了失去骨力。写到半截心头一颤:莫非正是这不上不下的煎熬,才是书法真味?说不清,道不明,给你缠得死死的。毒啊!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客181079
看不懂,越看越糊涂。正着看不太明白,反着看更糊涂。整体看觉得高深,拆开看又觉得零散。开心时试着看,结果更迷茫。心烦时强迫看,反而更心烦。专业书家或许能懂,普通人只能挠头。写不出字时看它没用,会写字时看它多余。理论讲得头头是道,可是不知道怎么用。说是教你写字的方法,可看完还是不会写。可能需要天分才能看懂这本书。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