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98782
2025年09月04日
奇文,书法之混沌。难懂、难解、难消化。正着读不通,反着读更乱。认真看时云里雾里,随便看时一知半解。大师可能明白,普通人真难领会。练字前不想看,练字后更不想看。临帖不如写字,读论不如练字。练字实在!这文章到底在说什么?每句话都认识,连起来就不懂了。说是教写字,读着像天书。也许是我的问题,这文章真不适合我。散了吧。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著
《范村菊谱》一卷,宋范成大撰。记所居范村之菊,成於淳熙丙午。盖其以资政殿学士领宫祠家居时作。自序称所得三十六种,而此本所载凡黄者十六种,白者十五种,杂色四种,实止三十五种,尚阙其一,疑传写有所脱佚也。菊之种类至繁,其形色幻化不一,与芍药、牡丹相类,而变态尤多。故成大自序称东阳人家菊圃多至七十种,将益访求他品为後谱也。今以此谱与史正志谱相核,其异同已十之五六,则菊之不能以谱尽,大概可睹。但各据耳目所及以记一时之名品,正不必以挂漏为嫌矣。至种植之法,《花史》特出芟蕊一条,使一枝之力尽归一蕊,则开花尤大。成大此谱,乃以一榦所出数千百朵婆娑团植为贵,几於俗所谓千头菊矣。是又古今赏鉴之不同,各随其时之风尚者也。又案谢采伯《密斋笔记》,称《菊谱》范石湖略,胡少瀹详。今考胡融谱尚载史铸《百菊集谱》中,其名目亦互有出入,盖各举所知,更无庸以详略分优劣耳。
碣石调幽兰
知书房
碣石调幽兰
佚名 著
琴曲,现存最古老的古琴乐谱。据谱前小序,知此曲是梁代著名琴家丘明的传谱。作者无名氏,它通过对深山幽谷中发散清香的兰花的描写来抒发作者郁闷不得志的心情,很能反映当时一部分不满现状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士族文人的想法和思想状况。“碣石调”是古曲调名,即相和歌瑟调中陇西地区的歌曲。因用其填唱曹操的乐府“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而名之曰“碣石调”。“幽兰”最早是“楚调”中的著名歌曲。《碣石调幽兰》结构短小紧凑,曲调清丽婉约。全曲共四段。第一段是乐曲的引起部分,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体,属于艳与曲组成的小型曲式。全曲通过第二段出现的泛音主题的呈示、对比、再现,成功地抒写了哀婉的情怀。此曲突出音阶中的四级音和七级音,没有传统的五声调式特点,同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有某些联系。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著
一篇。书学论著。南齐·王僧虔撰。通篇文有脱误,朱长文辑《墨池篇》因分为二篇,并谓《法书要录》合为一篇为非。余绍宋《书画书录解题》则曰:“是本为一篇无疑,当即《答竟陵王子良书》,朱氏强分为二,非是”。《宋史·艺文志》及《玉海》45引书目有僧虔《评书》一卷,当即是编。
精选书评
知书客752197
妙笔,书论之圭臬。精微、玄妙、通透!横竖皆成章法,点画自有天地。晨起可品,夜半亦可玩味。君子得其中三昧,匠人亦得技法真传。初学入门必读,造诣精深仍需研习。描摹不如意会,临帖不如神交。神交之境!此卷虽薄,却包罗万象;言语虽简,却直指本心。每次展卷,如对古贤,墨香犹在,笔意未远。习书者案头必备,品书者心中常驻。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客109344
这法帖真要人命,好又说好在哪,坏也说不出坏在哪。握在手里一会儿当宝,一会儿当草。临摹时像摸着了筋骨,一看原帖又觉着全不对路。偏锋用右也不好,使左也不对,怎么安排都不自在。既怕太使劲破了气韵,又恐下笔轻了失去骨力。写到半截心头一颤:莫非正是这不上不下的煎熬,才是书法真味?说不清,道不明,给你缠得死死的。毒啊!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客756412
唐代张怀瓘在《法书论》中道破书艺真谛:"书者,法象也。"此书以深邃的艺理探究与精妙的笔法解析,构筑起一座连接晋唐书道巅峰的桥梁,使读者得以在墨香淋漓间,窥见中国书法"意在笔先,神采为上"的千年美学密码。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