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4314
2025年06月22日
从立夏到秋分,花了两个月读完《长杨赋》。后面两章是历代注家的考证,只粗略看了看。扬雄写这篇赋很用心,他描写天子田猎的场面很精彩,叙述百姓的议论也很真实。文章既有气势,又有深度,让人读后对汉武帝的功过有了新的认识。赋的用词讲究,句式多变,读起来很有节奏感。不愧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壬寅初冬林舟记于长安。
长杨赋
知书房
长杨赋
杨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悼亡诗
知书房
悼亡诗
潘岳 著
组诗。共三首。西晋潘岳作。《六臣注文选》张铣说:“悼,痛也。安仁痛妻亡故,赋诗以自宽。”关于这组诗的写作时间,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说:“悼亡之作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是一期已周也。大功去琴瑟,古人未有有丧而赋诗者。”又说:“首云‘僶俛恭朝命’,后云‘改服从朝政’,又云‘投心遵朝命’,谓释服而复出也。当晋时,礼教已坏,然期丧犹解官行服。”今人陈志明《说潘岳的悼亡诗》则认为,三首《悼亡诗》并非作于一时,“只有第三首才是写于丧妻一周年之时,即所谓‘一期已周’,其余两首均作于周年之前”。(见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现在一般认为,这组诗当写于晋惠宗元康九年(299)的秋天,当时作者的妻子去世已经一年。诗中抒写对亡妻的怀念,情意深厚真挚。此组诗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大都以“悼亡”为题。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大人赋
知书房
大人赋
司马相如 著
西汉赋。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见上好仙道,因曰:‘《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臣尝为《大人赋》,未就,请具而奏之。’相如以为列仙之传居山泽间,形容甚癯,此非帝王之仙意也,乃遂就《大人赋》。”文章写大人“悲世俗之迫隘”,于是远离尘嚣而游于旷杳,“驾应龙象舆”,“骖赤螭青虯”,以星辰为旌幡,以虹霓为幡饰,游于东南西北天地之间。众神悉听征召,五帝为先导,陵阳当侍从,神仙们前呼后拥,供其役使,历唐尧于崇山兮,过虞舜于九疑”,“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杭绝浮渚而涉流沙”,最后到了昆仑山,见到了西王母,她“皬然白首,载胜而穴处”,所幸还有三足乌“为之使”。文章至此感叹道:“必长生者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露出讽谏规劝之意。作品最后申足此意,说明在空旷无人的虚无之境成仙,超脱尘世而独存,丝毫没有乐趣。这篇赋的用意在于谏正汉武帝的好神求仙,采用了较婉曲的手法,借渲染仙境的冷寂、仙人的凄凉生活表现作者的态度,达到讽谕的目的。文章辞采华美,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描绘大人富于浪漫色彩的远游,表现大人凌驾一切的威武气概。据说此赋既奏,“天子大说,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精选书评
知书客107553
在图书馆翻到《长杨赋》,读了两遍。很多人说杨雄写得华丽,但我更在意他写实的一面。他写汉武帝打猎的场景很详细,没有夸张,就是平实地记录。皇帝喜欢排场,但杨雄没有刻意美化。这种写法在当时很少见。他能坚持自己的风格,不容易。我们现在看历史,需要的就是这种真实的记录。杨雄做到了。
长杨赋
知书房
长杨赋
杨雄
知书客704479
读完《长杨赋》,感觉有些茫然。杨雄写得很用力,铺陈了很多东西,但读完后似乎抓不到重点。他说了很多打猎的事,用了很多夸张的句子,但不知道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有人说这是在讽刺皇帝,可我看不出来。文字很华丽,可读完之后什么也没记住。或许是我的问题,但确实没能被触动。前人的评论把它说得很好,可我自己读的时候只觉得困惑。
长杨赋
知书房
长杨赋
杨雄
知书客963124
自八月中秋开卷,至重阳前日读竟《长杨赋》,间有旬日搁置,实不过旬余之功。子云铺陈汉武畋猎之盛,笔力雄浑如黄钟大吕,其"罗千乘于林莽,列万骑于山隅"之句,犹见旌旗蔽空之势。赋中讽谏之意,藏于夸饰之间,诚所谓"劝百讽一"之妙。尤爱其结尾忽转清远,"回首白云"之笔,顿使全篇气韵生动。壬寅秋分后二日,观堂漫记于西窗灯下。
长杨赋
知书房
长杨赋
杨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