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58981
2025年06月22日
自壬寅仲春至季夏,终将《词源》细细读遍,历时四月有余。上卷论律吕、明词法,下卷述故实、析句读,皆条理分明,文简意深。玉田先生出入唐五代,上窥汉魏,持论精当,创见迭出,实为词学之津梁也。其考音辨字之精严,论词说艺之透辟,尤令后学叹服。至于笔致之清隽,字句之醇雅,更见宋人风致。壬寅长夏茶烟阁主记于沪上西窗。
词源
知书房
词源
张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风骚要式
知书房
风骚要式
徐衍 著
五代或宋初诗论著作。1卷。徐衍著。书中分“君臣”、“物象”、“兴题”、“创意”、“琢磨”5“门”论诗,往往以类刺讽颂、事父事君解诗。认为诗歌创作“言虽容易,理必求险;句忌凡俗,意便质厚”,反对“情奢”、“怒张”的轻浮、浅露之作。此书最早著录于宋《秘书省四库阙书目》,题作“徐衍《风骚要试》一卷”。其他目录类书“试”均作“式”。唐释皎然、辞远均有《诗式》,又有阙名《骚雅式》,以此推之,“试”亦当作“式”。《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作“《风骚要式》一卷,徐衍述,亦未详何人。”
升庵诗话
知书房
升庵诗话
杨慎 著
诗话。明人杨慎(1488—1559)撰。十四卷。《升庵诗话》常于词章韵律的考订和诗篇诗句的品鉴中提出一些精辟的理论观点。例如,杨慎称赞王维诗“含不尽之意”、王粲诗“涵蓄蕴藉”、杜牧诗“殊有含蓄”、薛涛诗“有讽谕而不露,得诗人之妙”、杜甫《赠花卿》诗“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等等,表明他倡导诗须有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境创造。不满李梦阳、何景明等七子的拟古蹈袭之弊,强调诗歌是诗人的性情之作,“是发诸性情而协于音律,非先协音律而后发性情也”(《李前渠诗引》),重视诗人的才与学。主张向历代诗歌学习,特别是向六朝和唐代优秀诗歌学习,对宋诗也给予了重视和肯定。慎有《古今风谣》已著录。此编向无善本,刻入《升庵文集》为八卷,刻入《升庵外集》为十二卷,有刻入《丹铅总录》为四卷,《函海》又载十二卷及补遗三卷。卷帙异数,各有详略,前后异次,此有彼无。文字之讹,各本皆然。
文心雕龙
知书房
文心雕龙
刘勰 著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xié)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刘勰《文心雕龙》的命名来自于环渊的著作《琴》。其解《序志》云:“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环渊)《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7652
张炎的《词源》号称是词学理论名著,但实际价值值得怀疑。书中论词过于琐碎,很多观点缺乏根据,只是主观臆断。他推崇姜夔,贬低其他词人,有明显偏见。理论部分晦涩难懂,实践部分又流于表面。后人称颂这本书,更多是因为张炎的名气,而不是内容本身。这本书在词学史上影响很大,但很多观点已经过时,我们不必盲目接受。
词源
知书房
词源
张炎
知书客967165
从《词源》里看这些文字,感觉有些内容经不起推敲。这本书讲词的来源,但有些解释显得很勉强。举的例子不够,说明也不清楚。看了几遍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有些词的解释和别的地方说的不一样,不知道哪个是对的。翻了几页就觉得困惑,没有找到有用的东西。书里的说法有时候太简单,有时候又太复杂。读起来不顺畅,理解起来更困难。
词源
知书房
词源
张炎
知书客288858
在词话的堆砌里翻找,论述繁琐,读来费力。张炎的《词源》被捧得极高,很多人只看到他对词律的精研,而我更烦他那种自以为是的态度。他总是摆出一副权威的架势,把写词说得玄之又玄。其实作词哪有那么多规矩?这种教条式的论述,反而束缚了后人的创作。更可笑的是,他自己晚年词作越发平庸,完全违背了书中标榜的那些理论。
词源
知书房
词源
张炎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