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61441
2025年09月04日
"文章之道,盖才与气耳。" ——《竟陵王集》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解嘲
知书房
解嘲
扬雄 著
西汉赋。扬雄作。据《汉书·扬雄传》:“哀帝时,丁、傅、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时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或嘲雄以玄尚白,而雄解之。号曰《解嘲》。”文章以主客问答体写成,假设有客嘲笑他不善仕进,于是他加以辩驳。作者引征大量史实,反复解释比较,论证世异事变的道理,说明战国之世,群雄争霸,“士无常君,国无定臣。得士者富,失士者贫”,士人能够“矫翼厉翮,恣意所存”,而今天下一统,“家家自以为稷契,人人自以为皋陶”,庸夫在位,排斥异己:“言奇者见疑,行殊者得辟。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步而投迹”,士人根本不能像战国之士那样靠上疏和论辩取得禄位。作者既不能像蔺相如、公孙弘、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又不能像四皓那样高隐,也不肯像司马相如和东方朔那样放诞,因此只有默默守其《太玄》。这篇赋虽然在内容和写法上都受东方朔《答客难》影响,但在思想和情感上更加深刻,作者就个人的遭遇申发开去,对士人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作品因而更其普遍性。本文语言犀利,论辩有力,纵横恣肆,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后来的仿作如崔骃《达旨》、班固《答宾戏》、张衡《应间》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方面都难与本文比肩。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著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精选书评
知书客833183
读《竟陵王集》,感觉萧子良这个人很复杂。他是南朝齐的宗室,地位很高,但作品里看不到多少骄奢之气,反而透出一种沉重的责任感。他写诗作文,常常反思自己,对百姓疾苦很关心。这种态度在当时很难得。不过他的文集流传不完整,很多作品都散失了,这是很可惜的事。从现存的文字来看,他是个想做事的人,但生在乱世,很多抱负都实现不了。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知书客926689
竟陵王萧子良的文集看似华丽,实则内容空洞。他号称文采风流,但细读下来,大多是模仿前人,缺乏独创性。作为皇室成员,他享受优渥生活,却写不出深刻的社会观察。这些作品更像是附庸风雅的产物,而非真心创作。他的文学成就被过度吹捧,实际水平远不如同时代的寒门文人。这种靠地位堆砌的虚名,实在经不起推敲。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知书客546053
从六月到八月读完这本书,花了两个月时间。书中收录的所谓竟陵王作品,大部分其实是后人伪作。编订者明显在刻意夸大竟陵王的文学成就。这些诗文多数平平,偶尔有几首像样的作品。有人说这部文集代表了南朝文学,但我没看出来。可能是我的鉴赏力不够。这本书让我有些失望。戊戌仲夏记于沪上书房。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