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44939
2025年08月01日
洪应明的《菜根谭》就像一坛陈年老酒,初尝平淡,细品却回味无穷。这部明代处世奇书看似零散,实则暗藏智慧脉络,每每翻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对应人生的解药。那些短小精悍的箴言像极了老者在炉边漫不经心的提点,却总能在某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突然击中你的心弦。 最令我着迷的是书中那些充满辩证意味的处世智慧。"处事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这句话曾让我这个职场新人恍然大悟。在这个人人都急着展示成绩的时代,能守住本分反而成了稀缺品质。书中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尤为深刻,"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这样的句子,把中国人特有的处世哲学写得入木三分。不过有些道理需要岁月的打磨才能体会,比如"热闹中着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年轻时读来只觉得是老生常谈,如今才懂得这是何等通透。 书中关于修身养性的部分最见功力。"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的意境,让人想起王维的诗句。洪应明把禅意与儒家修养完美融合,告诉我们在浮躁世间保持内心澄明的方法。但必须承认,有些说教在今天看来略显迂阔,比如"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的论调,在当代竞争社会难免显得不合时宜。不过这正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它能同时给你警醒与质疑的空间。 《菜根谭》最打动我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从容。就像书中说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这种境界需要多少人生的淬炼才能达到?每次重读都会发现新的领悟,这大概就是经典永不过时的秘密。它不教你具体的处世技巧,而是培养一种观照世界的眼光,当你在生活中遭遇困顿时,那些平实的句子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心头,成为照亮迷途的微光。
菜根谭
知书房
菜根谭
洪应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孔丛子
知书房
孔丛子
孔鲋 著
人物故事集。 秦孔鲋(约前264—前208)著。六卷。鲋字子鱼,一名甲。孔子后代,居魏国,魏相子顺之子。承继家学,博通经史。秦并六国,奉诏赴朝廷,官拜少傅。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鲋既惧祖宗遗典灭亡无求,又怕坑儒惨刑,遂携弟子襄,潜居故里,将家中《论语》、《尚书》、《孝经》等书,深藏宅院壁中。然后隐于蒿山, 召弟子百人,亲授其书。陈胜起义,鲋出山为博士,从军反秦。晚年因目疾辞官。鲋闲居故里,搜辑自孔子以来五位先祖言行,成此编。汉时,孔子九世孙太常孔减以所著赋与诗合为一卷,称《连丛子》附其后。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二十一篇,有《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杂训》等。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言行事迹。因系孔氏后人追述先祖,故事真情切,生动感人。某些篇章,含有一定进步思想因素,客观上暴露贵族统治者的贪婪与残忍。写作上采取正面叙述人物言行与侧面评论相结合方法,既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又显示出很高艺术性。孔子形象尤为具体鲜明,不仅有圣人之表,而且有圣人之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增广贤文
知书房
增广贤文
佚名 著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本书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7012
人生在世,必读书目怎能少了《菜根谭》?嚼菜根也好,闻菜香也好,最后也得把菜咽下去。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是不管什么时候翻开都能有收获。得意时读它,能降温。失意时读它,能续命。年轻人读它知进退,中年人读它悟得失。警句太多不能贪,贪多少咽多少。不一定天天读,但肯定要常常读。读明白一句就是赚到一句。
菜根谭
知书房
菜根谭
洪应明
知书客241821
菜根琐语,道尽人间百态。迷茫时读,犹如雾中得灯;得意时观,如饮醒醐。语虽简而意悠远,言虽朴而理至深。可闲览,可精研。富贵者见其淡泊,贫贱者得其心安。嚣张时能令人猛醒,消沉时亦可使人振作。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此非教条之言,实乃处世明灯。何处求真?只在寻常菜根中。悟此者,方知人生真味。
菜根谭
知书房
菜根谭
洪应明
知书客436937
作为汉代思想转型期的代表作,《法言》上接先秦诸子余韵,下开魏晋玄谈先河。扬雄以 “雕虫篆刻” 自嘲辞赋,却在问答中锤炼出精警语录体,如 “珍其装,美其服,利其器,而后市”,喻示修己与济世的本末关系,于微言中见大义。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