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41821
2025年07月31日
菜根琐语,道尽人间百态。迷茫时读,犹如雾中得灯;得意时观,如饮醒醐。语虽简而意悠远,言虽朴而理至深。可闲览,可精研。富贵者见其淡泊,贫贱者得其心安。嚣张时能令人猛醒,消沉时亦可使人振作。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此非教条之言,实乃处世明灯。何处求真?只在寻常菜根中。悟此者,方知人生真味。
菜根谭
知书房
菜根谭
洪应明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近思录
知书房
近思录
朱熹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吕祖谦编。十四卷。是书辑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主要言论而成,取《论语》中子张记子夏“切问而近思”之义为书名。二程、周、张之书,精深博大,初学者不知所择,入门无从。作者从《二程遗书》、《经学理窟》、《正蒙》、《西铭》、《易通》、《太极图说》中,摘录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的言论,依类编排,分为十四门: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共622条。《道体》论述“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为学》论证“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出处》论述“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该书令学者致力于日用之实,而不好高骛远,实为阐述儒家性理概论诸书之祖,入圣之基。有《四库全书》本,《朱子遗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端溪丛书三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弟子规
知书房
弟子规
李毓秀 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该文共为五个部分,其首章“总叙”将孔子的话,用三字句改编而成,正文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共四个部分,进行了具体、通俗的闸释 ;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处世、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将其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将其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7012
人生在世,必读书目怎能少了《菜根谭》?嚼菜根也好,闻菜香也好,最后也得把菜咽下去。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是不管什么时候翻开都能有收获。得意时读它,能降温。失意时读它,能续命。年轻人读它知进退,中年人读它悟得失。警句太多不能贪,贪多少咽多少。不一定天天读,但肯定要常常读。读明白一句就是赚到一句。
菜根谭
知书房
菜根谭
洪应明
知书客666926
《知言》,人间至宝!这本书想怎么读都行。躺着读也行,坐着读也行。白天能读,夜里也能读。聪明人读了有收获,普通人读了也有收获。失意的时候要读,得意的时候更要读。这本书教会我们用智慧看待世界,比烧香拜佛强得多。读书明理,就是悟道的最佳途径。字字珠玑,句句醒人!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知书客264267
《中说》乎?酸腐儒生之糟粕耳!读之如食腐肉,呕乎、厌乎、烦乎!从头读头痛,从尾读尾痛。得意时嫌其迂,失意时恨其空。士人读之愈蠢,常人读之愈昏。功名路上使人怯,困顿时节令人惑。拜师不如无师,尊圣不如无圣,却被此等文章缚住手脚,可悲可叹!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