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22896
2025年09月03日
观《朱子语类》一书,如入宝山,俯仰皆见珠玉。其论学之精微,处世之要道,无不囊括其中。黎靖德辑录朱子与门人问答,字字皆是心血,句句皆含至理。朱子之学,上承孔孟,下启后世,其格物致知之说,至今犹令人拍案。吾每读其论为学次第,便觉胸中豁然开朗;观其谈持敬工夫,又不禁肃然正坐。这般学问,非是纸上空谈,实乃身心性命之学。朱子教人读书,须是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此八字真言,已道尽读书三昧。细想来,今人读书多贪多求快,何曾似朱子这般沉潜往复?一部《语类》,不惟是理学圭臬,更是医治浮躁时弊的一剂良方。读此书时,常觉先贤如在目前,淳淳教诲,令人心生敬畏。
朱子语类
知书房
朱子语类
黎靖德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著
《盐铁论》是西汉的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桑弘羊之首倡导的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为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全面抨击了汉武帝时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要求“罢盐铁、酒榷、均输”。他们以儒家思想为武器,讲道德,说仁义,反对“言利”,认为实行盐铁等官营政策是“与民争利”,违背了古代圣贤“贵德而贱利,重义而轻财”的信条,败坏了古代淳朴的社会风尚,引诱人民走“背义而趋利”的道路。他们提出了战国以来法家的重本抑末说,认为官营工商业“非治国之本务”,主张“进本退末,广利农业”,指责官府经营工商业是“与商贾争市利”。贤良文学还提出“外不障海泽以便民用,内不禁刀币以通民施”的放任主张。会议结果,废除了全国的酒类专卖和关内铁官。事过30年,桓宽根据这次会议的官方记录,加以“推衍”整理,增广条目,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详尽地记述出来,写成《盐铁论》。
知言
知书房
知言
胡宏 著
南宋胡宏著。原本1卷,现传本6卷。为平日论学随笔札记,屡经修改而成。此书对理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如道、理、心、性等多有论述,而于性命之理阐发尤详。主张“性”是宇宙本体,是“天命之全体”,而“理”则包括人伦和物理两方面。在他看来,“性”既是人伦之理的渊源,但又高出于“理”;虽无善恶,却有好恶。因此,“世儒之言性者,类指一理而言之尔,未有见天命之全体者也”。认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反对天理人欲对立观。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主张“务圣人之道”,“必先致知,及超然有所见,方力行以终”。此书对衡湘学者影响深远。但朱熹、吕祖谦、张栻等人对之既有肯定,也有责疑。今有明嘉靖间正心书院本、清道光间粤雅堂本等。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著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791428
圣人语录,嚼蜡滋味。板着脸说教,弯着腰注疏。人人都要学他,人人都不懂他。有钱人把他当摆设,穷书生把他当敲门砖。状元照着他说,落第也照着他说。活着被嫌弃迂腐,死了被捧成圭臬。不如直接读《论语》,不必拐这个弯。朱熹不如孔子,朱子语类不如《论语》。绕远路!
朱子语类
知书房
朱子语类
黎靖德
知书客626217
今天再次读到朱熹给陈淳的遗训,还是觉得很感人,忍不住把这套从硕士开始有一下没一下地读的书标记了。虽然没有像蔡元定绝笔那样厚积薄发的情感表露,但因为陈淳的身份和聚少离多的客观条件,加上他的用工好学,凸显朱熹舍不得他进而絮絮叨叨,说的也都是些中人以上的道理。
朱子语类
知书房
朱子语类
黎靖德
知书客656268
朱子门径,尽在此书!横看竖看皆是智,细读粗读俱得道。春风得意时翻开,如饮甘霖;困顿迷茫时捧读,似获明灯。圣贤之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分明。童蒙可入门,大儒能参透。求师不如求己,读经不如读语。句句皆真传,字字藏珠玑!以我观之,此书实乃儒学之津梁,理学之宝筏,非寻常典籍可比。
朱子语类
知书房
朱子语类
黎靖德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