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4718
2025年06月21日
自八月中购得此书,展卷旬日而卒读。校勘虽称精审,然注疏多失之穿凿,时有附会之嫌。阮籍本以玄远自晦,今人强作解人,岂非扰其清梦?《咏怀》诸作,固是绝唱,而后人辑录杂入伪托者,亦复不少。夫以嗣宗之孤诣,竟为庸妄所累,殊可叹也。至于笺注者每每以己意度古人,尤觉其心劳日拙。庚子深秋,倦客漫记于吴门。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著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最早以稿本流传,杨引传于苏州冷摊上购得仅存前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的残本,托付在上海申报馆工作的妹夫王韬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版,收入《独悟庵丛钞》中,乃此书初刻本。卷首有管贻萼、潘麐生所题的诗,以及杨引传的序、王韬跋。其后各版本皆以之为底本。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浮生六记足本》,将王均卿在冷摊购得的第五、六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载入。1970、80年代,台湾学者吴幅员、杨仲揆及中国学者陈毓罴等人先后考证王均卿购得的两卷为伪作,今已成学术界共识。伪作者为黄楚香。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著
六卷。汉扬雄(前53—18)撰。扬雄,字子云,名扬雄或作扬雄。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其生平详见《方言》条。著有《琴清英》、《训纂篇》、《方言佚文》、《扬子法言》等。据《汉书·艺文志》、《隋书·经藉志》、《新唐书·艺文志》皆著录有扬雄集五卷。原本宋时已佚。宋人愈乃从《汉书》、《古文苑》等书中辑其文四十篇,编次为五卷。明万历间郑朴复加辑录,增益篇章,分为六卷。清代修纂《四库全书》即用此本。卷首有万历二十三年(1595)九月郑朴序。全书分为六卷,卷一为《法言》;卷二为《太玄经》;卷三为《方言》;卷四为《上书》,收《谏不受单于朝书》、《答刘歆书》、《答茂陵郭威》、《答谭桓》、《剧秦美新》,又收《解难》、《解嘲》;卷五为赋、颂,赋收《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河东赋》、《蜀都赋》、《太玄赋》及《反骚》等;卷六为箴、诔、连珠,纪、记等,箴收十二州牧箴和十九官箴,诔只《元后诔》一篇,连珠亦仅一篇。纪、记有《蜀王本纪》、《蜀记》及《琴清英》等。阙文篇目附于书后,如《训纂》、《家谍》、《绣补灵节龙骨铭诗三章》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题为《扬侍郎集》(扬雄仕汉为黄门侍郎),不收《太玄》、《法言》、《方言》,而收其文五十八篇。扬雄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作赋以司马相如为法式,故其《长杨》、《甘泉》等诸赋,在气度与格局上皆有追攀、模仿《上林》、《子虚》的倾向。长于模仿而缺乏创造,这正是扬雄赋即此书的缺点。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2796
有人从《阮籍集》中看到"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的孤独无奈。有人却读出了"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多哭也空流泪"的坦率赤诚。而我翻阅这些文字时,仿佛遇到一个真实活着的人,他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郁郁寡欢,让我明白人生本就酸甜苦辣交织。魏晋风骨的率真与压抑,在今天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依然值得回味。文人风骨既令人慨叹又发人深省。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知书客311248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阮籍的《咏怀诗》映照出魏晋风骨的精神孤峰,这位"青白眼"名士以酒为盾、以诗为剑,在政治的荆棘丛中开辟出一条通往心灵自由的幽径。其文集不仅保存了乱世文人的精神密码,更在佯狂与清醒之间,为后世树立了一座永不妥协的文学丰碑。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知书客446263
很多人说阮籍放达超脱,我却觉得他不过是无可奈何。翻开《阮籍集》,满纸都是醉酒的记录,表面上潇洒,实际上是在逃避现实。他不敢像嵇康那样直面强权,只能用酗酒来掩饰内心的畏惧。一个真正有骨气的人,不该只会用醉酒来应付乱世。这种所谓的高士作风,说到底只是懦夫的把戏。读他的诗,只觉得憋闷,看不到半点光明。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