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最近重读谢赫《古画品录》,愈发困惑于这六法究竟该如何参透。"气韵生动"四字说得玄妙,可我这俗人看了半辈子画,依旧分不清何为死画何为活笔。谢赫把陆探微列为第一品,说其"穷理尽性,事绝言象",可如今连他的真迹都无处可寻,后人又如何体会这至高境界?我临摹古画二十余年,自以为得了三分形似,却在"骨法用笔"前屡屡败下阵来。最不解的是"经营位置",明明精心布局却总觉少了什么,画完再看,不是太满就是太空。或许正如谢赫所言"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我辈俗人终究难逃"各善一节"的命运。但这份对完美的执念,恰似那"传移模写"的痴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倒也在笔墨间品出几分人间真味。古画如镜,照见的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局限与不甘?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
古画品录
谢赫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