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8426
2025年08月01日
在书店里翻看《鹖冠子》,很多人被书中的道家思想吸引,我却更关注书中关于治国之道的议论。作者认为君主应该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很多人觉得这些观点过于理想化,但仔细想想,如果统治者能减少干预,反而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本书虽然年代久远,但其中的治国理念在今天依然值得思考。
鹖冠子
知书房
鹖冠子
鹖冠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黄帝四经
知书房
黄帝四经
老子 著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黄帝四经》讲述人君治国之道,记述了战国时的一些格言和黄帝传说,哲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了墨家和法家,包蕴天人感应之说,强调统治者要依循大自然之道,否则招致灾祸,书中亦有道家以弱胜强的理论。《黄帝四经》今有多个英语、法语或日语的译本,广受学术界研究。
老子指略
知书房
老子指略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著。关于本书的版本流传及考证情况,王维诚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载《老子》王弼注二卷。叙录谓弼又作《老子指略》一卷。今王弼《老子注》现存,其《老子指略》则亡。查《旧唐书·经籍志》载《老子指例略》二卷,不著撰人。然《唐书·艺文志》则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可知旧志《老子指例略》二卷当即王弼所撰。此后则《宋史·艺文志》载《道德略归》一卷。宋濂《子略》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郑樵《通志艺文略》载王弼《老子指例略》二卷。又晁氏《郡斋读书志》载《老子略论》一卷,注云,魏王弼撰,凡十有八章。详察上列《旧唐书·经籍志》以下六家著录王弼之书,书名不全同,卷数亦或异,然无一家同时著录二书名者。窃疑各家所载,皆即《释文》叙录所称《老子指略》一书”(《魏王弼撰〈老子指略〉佚文之发见》,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7卷第3期)。王弼对《老子》的看法是:“老子之书,其几乎可一言而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文虽五千,贯之者一;义虽广瞻,众则同类”(《老子指略》)。从这一见解出发,他把老子的“有生于无”的思想发展成为“以无为本”的本体论。他说:“夫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必生乎无形,由乎无名。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不温不凉,不宫不商;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故其为物也则混成,为象也则无形,为音也则希声,为味也则无呈,故能为品物之宗主,苞通天地,靡使不经也”
列子
知书房
列子
列御寇 著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相传由郑人列御寇所著。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者(亡?意邻)”、“歧路亡羊”等。书中许多寓言都带有足以警世的教训,也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823497
翻阅《鹖冠子》时,很多人会感叹书中深奥的道理。但我更在意的是那些简单的对话。鹖冠子只是一介平民,却敢直接向君主进言。他说的道理很普通,但要当权者听进去却很难。普通人能说真话不奇怪,奇怪的是君主愿意听。书中那些关于治国用人的对话,放在今天依然适用。权力容易让人封闭自我,愿意听逆耳之言的人实在太少。
鹖冠子
知书房
鹖冠子
鹖冠子
知书客595162
奇书,但难懂。《鹖冠子》太混乱了。里面讲了一大堆天地自然的道理,看上去很厉害,但是前后对不上。有人说这本书很好,有人说这本书很怪。看的时候会让人有很多疑问,为什么写着写着突然就变了。读第一遍不明白,读第十遍还是不明白。可能本来就是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庄子看得懂,老子看得懂,偏偏这个不上不下。想起来就看,反正也记不住。
鹖冠子
知书房
鹖冠子
鹖冠子
知书客422093
奇书,《鹖冠子》也!文采飞扬,思辨超绝。快哉,读之如饮烈酒;妙哉,思之似见天光。无论布衣卿相,读之皆有得。得意时读之可守中,失意时读之能开怀。既可作治世良方,又能为修身宝鉴。字字珠玑,章章入髓。比之老庄更显锋芒,较之孔孟别具风骨。读此书不必正襟危坐,躺着看、走着读,皆有所得。悟道之捷径,明理之快途!
鹖冠子
知书房
鹖冠子
鹖冠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