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88928
2025年09月03日
文笔平平,难引人入胜。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岭外代答
知书房
岭外代答
周去非 著
区域志。南宋周去非撰。 十卷。去非字直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隆庆进士。淳熙间为广南西路桂林通判。归后,以答客问于淳熙五年(1178)写成此书。约七万五千字。内容含地理、边帅、山川、岩洞、风土、服饰、法制、食用、宝货、金石、花木、禽兽、古迹和蛮俗等。原书久佚,后从《永乐大典》中录出,编入《知不足斋丛书》,共十卷,列二十门,总二百九十四条。《四库全书》收编时云: “其书条分缕析,视嵇含、刘恂诸书,叙述为详。”“而边帅、法制、财计诸门,实足补正史所未备,不但记土风物产徒为谈助已也。”有《知不足斋丛书》和《丛书集成》等本。
入蜀记
知书房
入蜀记
陆游 著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风景不同,它所记沿途物产、民俗及社会情况甚为丰富,不论是对研究陆游本人,还是对研究南宋社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陆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记他在镇江神庙中遇到的一个北方义军战士王秀,王秀向他发了一通感慨:王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并攻下了大名府,与宋军遥相呼应,但他南归以后却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说时觑欷不已。陆游对此事虽未加一句评论,但他对朝廷薄待爱国志士的不满却已流露无遗。《入蜀记》的文采也颇可观,陆游本是大手笔,书中描摹山川风物极有韵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记瞿塘峡云:“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记游记类杂著中,《入蜀记》以它优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谈资》上卷说:“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陆游还对沿途所见古迹进行考辩,如谓丹阳皇业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又谓李白诗所称“新丰酒”,其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谓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中的绿萝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萝,等等。这些考订对历史地理及文学的研究都有助益。《入蜀记》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
荆楚岁时记
知书房
荆楚岁时记
宗懔 著
梁代宗懔撰。1卷。古代记述岁时风俗的名著。按时序记录古荆楚地区节令风俗。自元日至除日,凡36事,如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正月七日为人日;立春,正月十五;二月八日,释氏下生之日,迦文成道之时。又如春分、寒食、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一,秋分、九月九、十月朔日(秦岁首)、仲冬之月,冬至、十二月八为腊日、暮日、除夕等。原书早佚,今传世1卷本亦残缺不全。后晋刘㫬《旧唐书·经籍志》载:“《荆楚岁时记》十卷,……又二卷,杜公瞻撰”。杜氏乃注本。至今其卷数说法不一。注本除杜氏外,尚有五代前蜀之杜光庭本,今已无考;有元末陶宗仪辑《说郛》百卷本;明何允中辑《广汉魏丛书》本;清代《四库全书》本以及民国《四部备要》本等。因保存大量珍贵的民俗资料,历来多为人所引称,流传广泛。对研究古代社会文化、民俗传承、源流,具有重要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766911
袁山松的《宜都记》内容简短,篇幅有限,记载多简略。他写山川景物似乎用心,但记录人文事迹却很随便。有人说他文笔不错,但细读之下,字句平常,无甚特色。书中对宜都的历史沿革交代不清,人物事迹也语焉不详。作为一部地方志,它既不够详尽,也缺乏深度。若说它有什么价值,大概只是保存了些零散的地方资料而已。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客219637
奇书,山水之真魂。北宋风尚,魏晋风骨俱在此。可从山读,可从水读,可从人读。初次看它只觉清冷,再看却有温度。匠人读得技艺,文人读得境界,凡人读得安宁。添岁数看,减岁数也看。得意时看像悬崖勒马,失意时看如雪中送炭。画山终是山,画水终是水,读它千遍终是它。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客911320
在《宜都记》里,大多数人看到山川风物的描绘确实很美。我却注意到作者写人更值得回味。比如那个拒绝帝王征召的隐士,表面看来是不慕荣利的高人。但是细想一下,或许他只是活得明白。乱世中少做一件事就少一分危险。这样的智慧比单纯追求道德完美更务实。一本书能同时写出风景和人心的层次,不容易。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