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2419
2025年09月04日
其言玄奥,难解其味。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传说是孔子自作,全书一千八百多字,十三经中篇幅最短,但依然为一本独立的经书。可见儒家对孝道的重视程度,视之神圣,故孝经在古代亦常获赋予宗教意味,而用于祈祷,驱邪,治病等。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书中首次将忠君和孝顺连结起来,认为有“孝道”的人才能尽“忠”;书中还对不同等级的人规定了不同的行“孝”内容,比如天子的“孝”要博爱要能感化百姓;而卿大夫的“孝”要在行动、言语、服饰上都要合乎礼节,起到榜样作用;而普通老百姓则需做到保重自己的身体、爱护自己的名誉,节省用度,使父母衣食无忧。
广雅
知书房
广雅
张揖 著
中国训诂书。隋代避炀帝杨广讳,改名《博雅》,后复用原名。三国魏张揖著。张揖,字稚让,清河人,太和中为博士。著作除《广雅》外,还有《埤仓》和《古今字诂》,惜二书亡佚,仅《广雅》存于世。清王念孙有《广雅疏证》10卷。卷首有张揖《上广雅表》,自言此书分上中下3卷。唐以来析为10卷。《广雅》一书即广《尔雅》、续《尔雅》之意。他说:“窃以所识,择撢群艺,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分为上、中、下,以须方徕俊哲、洪秀伟彦之伦,扣其两端,摘其过谬,今得用,亦所企想也。”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精选书评
知书客914877
读《公羊传》,很多人说它讲大义,我却盯着那些小地方看。比如齐襄公复九世之仇,书上说"虽百世可也"。复仇这种事,放在今天谁敢这么写?公羊高偏偏写得理直气壮。有时候最吓人的不是暴君杀人,是读书人把杀人道理讲得头头是道。这本书教人看清楚,有些大道理比刀剑更锋利,能让人心甘情愿往火坑里跳。读完了背上发凉,却又忍不住再翻一页。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419895
自暮春开卷至仲夏掩册,凡两月余细读此经。何休注疏最为精要,晨窗夜烛时常玩味,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公羊子释《春秋》,辨名分,正夷夏,大复仇之义,使乱臣贼子惧,真圣门之嫡传也。其文辞简奥而义蕴宏深,一字之褒宠逾华衮,片言之贬严于斧钺。读罢但觉凛然有生气,千载之下犹能廉顽立懦。壬寅长夏筱堂记于姑苏寓楼。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客616062
自暮春始读《公羊传》,至仲夏方竟,凡两月有余。董生解诂最为精要,然"大一统"之说,实为后世专制张本,此其大疵也。传中褒贬进退,笔锋如刀,尤善阐发微言大义,使二百四十二年之事粲然明备。惟其过分穿凿,往往以一字定褒贬,未免失之穿凿。然要其为经学之渊薮,汉儒之典型,则不可诬也。庚子长夏饮冰室主人记于沪上。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