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4698
2025年08月01日
这书真不怎么样。内容杂乱无章。东一句西一句。作者看似博学其实很肤浅。记录的东西大都不可靠。有些说法明显是错的。读起来费劲还没收获。正经人谁看这个。搞研究的觉得太浅薄。普通人又看不懂。装模作样写了一大堆。实际没啥用。吹捧的人都是跟风。建议直接扔了。浪费时间。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世要论
知书房
世要论
桓范 著
一卷。三国魏桓范 (?—249)撰,清马国翰辑。桓范,字元则,沛国人。正始年间官拜大司农,后被司马懿杀死。《隋志》法家有 《政要论》十二卷,《旧唐志》作 《代要论》十卷。在一些著作中引用《世要论》文字时,又称它为 《政要论》、《桓范新书》、《桓范世论》、《桓公世论》、《桓子》、《魏桓范》、《桓范论》、《桓范要集》等。《世要论》是桓范摘抄 《汉书》,结合自己的看法写成的。马国翰从《北堂书钞》、《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选注》、《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得二十七节 《世要论》 内容,合成一卷,定名为 《世要论》。马国翰将其收入《玉函山房辑佚书》,《续四库全书提要》也有介绍。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著
是战国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所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又名《守白论》。《汉书·艺文志》著录14篇,后多散佚。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等6篇。其首篇《迹府》是后人辑录公孙龙事迹而成的传记,其余5篇均为探讨哲学和逻辑学问题的著作:《指物论》论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提出共相并非具体事物,但可概括许多特殊事物的观点;《白马论》论证白马非马、白马非白,严格区别事物的差别性;《坚白论》强调坚、白同时分离,可以独立自藏;《名实论》要求名实相符,强调概念的明确性固定性,强调立辞不得自相矛盾。这些,对我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但其诡辩和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却不可取。该书持论诡诙,辩说奇特,是研究公孙龙名辩思想的可靠资料,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唐以来,注释本书者甚多,以宋谢希深《公孙龙子注》较为有名。另有近人陈柱《公孙龙子集解》、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庞朴《公孙龙子译注》等注释本。
东坡志林
知书房
东坡志林
苏轼 著
《东坡志林》由宋代 苏轼 所著。此书所载为作者自元丰至元符年间二十年中之杂说史论,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
精选书评
知书客595162
这部宋代笔记在科林书店翻了三次,多数人惊叹于沈括的博学,我却更看重他记录科技发明时的严谨态度。在士大夫轻视匠人的时代,能如此客观记述百姓智慧,尤为难得。书中对活字印刷、石油开采的记载,不因事小而略,不因俗而弃,这种求真精神,比那些鸿篇巨制更见风骨。读至"匠人有妙思"的段落,总觉纸页间跃动着士人少有的谦卑。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知书客911173
"不深探远取,何以得之?"沈括以朴素的求真精神,在《梦溪笔谈》中建构了一座横跨科学与人文的思维迷宫,这部宋代百科全书式的笔记,恰似一面蒙尘的铜镜,既照见古人观察世界的智慧棱光,又折射出今人仍须仰望的思想高度。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知书客289586
翻开《梦溪笔谈》,像进入一个迷宫。沈括什么都写,天文地理,鬼神怪事,算术医药。他记下的东西太杂,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很多人说这是宋代百科全书,可我只觉得零散。那些条目像碎片,拼不出完整的图。沈括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也许他自己也不清楚。读了几十页,还是摸不着头脑。古人写书为什么不能说得明白点?越看越糊涂。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