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08339
2025年08月01日
《上林赋》铺陈上林苑之壮丽,极尽词藻之能事。后世读之,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其雄浑气象。司马相如才情横溢,将天子游猎之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叹服。然而细究之下,终觉铺排太过,刻意求工,反失自然之趣。其文采虽盛,却少真情实感,徒以炫技为能。后人学之,往往得其形似而遗其神韵,实在可惜。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何水部集
知书房
何水部集
何逊 著
别集名。南朝梁何逊(郯城人)作。逊曾官水部员外郎,故名。原集久佚,明薛应旗有辑本2卷。又明张燮辑本3卷,附录1卷。因逊曾为庐陵王室记室,故又名《何记室集》。又明张溥辑本合为一卷。凡赋、笺、书共11篇,乐府4首,诗97首,联句16首。1980年,中华书局据张燮本排印,作了校刊,名《何逊集》。增佚诗4首,序跋3篇。逊早年即以诗文著称,其文与刘孝绰并见重,当时谓之“何刘”,其诗与阴铿颇相似,后人谓之“阴何”。集中所存100余首诗,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写景抒情皆精妙,语言清新隽美,明净自然,颇有谢朓风致,但乏风骨,比较平弱。《临行与故游夜别》、《赠诸游旧》、《与胡兴安夜别》等诗,是其优秀之作,情真意切,耐人寻味,其中写景诸联,细致精当,工于炼字,颇有唐诗的境界格调。清沈德潜《古诗源》称其“情辞宛转,浅语俱深”。诗中有不少写景名句如“岸花临水发,江燕绕樯飞(《赠诸游旧》),“野岸平沙合,远山远雾浮”(《慈姥矶》)等,向为后人称道。杜甫极推许其诗,《解闷》诗中云“颇学阴何苦用心”。另集中所存少量辞赋和骈文,无显著特色,成就远不及其诗。
曹子建集
知书房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三都赋
知书房
三都赋
左思 著
中国古代骈赋。西晋左思作。分《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三篇。前二篇假设西蜀公子与东吴王孙争相称颂三国时蜀都益、吴都建业的形势、物产、宫室情况,末一篇则由魏国先生盛赞魏都建设及魏国政治措施,强调立国根本在于政治设施而不在自然条件。写于左思青年至中年时期,据传历时10载。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一作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西晋太康时期诗人。家贫寒,晋武帝时,其妹芬以才名被选入宫,乃举家迁入京师。官至秘书郎。后辞官退隐,专攻典籍。数岁病卒。左思在当时就有文名,但其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赋3篇(《齐都赋》、《三都赋》、《白发赋》)、诗14首。其中以《三都赋》和《咏史》诗最负盛名。
精选书评
知书客984227
翻开《上林赋》,多数人读到的是辞藻华美、气势恢宏。我却看到司马相如在铺陈帝王游猎盛况时,暗含的讽谏之意。表面上写苑囿之广、禽兽之多,实际上在提醒汉武帝不要沉溺享乐。这种委婉的劝诫比直白的批评更难写。一个文人既要保全自己,又要尽到劝谏的责任。司马相如做到了。更难得的是汉武帝读懂了,并且收敛了扩建上林苑的念头。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445041
上林一赋见汉家气魄,相如之笔力犹今震撼。读至"弥山跨谷"处,奔腾之气竟自纸上跃出,令人想见当年天子旌旗猎猎、车骑如云之盛况。其文如群山奔涌,字字皆含天子威仪,非相如不能为此雄文。后世文人描摹宫苑,多如闺阁小景,唯此赋能得帝王胸襟。我在灯下捧读,恍见未央宫中烛影摇红,文士挥毫泼墨,成就这篇千古绝唱。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626445
奇文,辞赋之极致。好读、耐读、值得读。可从开头看,可从中间看,可全篇看,可分段看。安静时可读,嘈杂时也可读。学者能受启发,普通人也能有收获。失意时要读,得意时也要读。背文章不如懂文章,懂文章不如用文章。进步之路!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