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7096
2025年06月21日
这《王僧虔论书》,真书法之圭臬也!妙哉、精哉、绝哉!执笔人可读,执刀人亦可读。初学者可窥其法度,大成者能悟其玄机。得意时读之如醍醐灌顶,失意时读之若明灯引路。其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道破天机;言"意在笔先",直指本心。诸家纷纭,唯此论独开智慧之门,得三昧真火。欲学书不成者,当焚香沐浴而读之,自得其中妙谛。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古今书评
知书房
古今书评
袁昂 著
书法论著,一卷。南朝梁袁昂撰。袁昂 (461~540),字千里,扶乐 (今属河南) 人。仕齐为吴兴太守,入梁,武帝用为吏部尚书,迁尚书令,位司空,卒谥穆正。《古今书评》是作者奉命品评历代书 家之作。对王右军、王子敬、羊欣等二十 五名自秦汉至齐梁,“皆善能书”的著名书 家,逐一加以点评,各家每以短语概括,文 字极其简洁,惜墨如金,如“韦诞书如龙威 虎振,剑拔弩张”,“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 有神”,“邯郸淳书应规入矩,方园乃成” 等,皆十分精辟。其次,作者以形象化的 笔法描述抽象的书体效果,将富有哲理的 点评与生动的比喻融为一体,如云:“庾肩 吾书如新亭伧父,一往见似扬州人共语, 语便态出。”“羊欣书似婢为夫人,不堪位 置,而举止羞涩,终不似真。”“陶隐居书如 吴兴小儿,形容虽未成长,而骨体甚峭 快。”再者,作者特别推崇张芝、锺繇、王羲 之、王献之四家之作,尊为“四贤共类,洪 芳不灭”。评价极高。传梁武帝亦有《书评》之作,与此书颇 为相似,论者以为可能是后人据此附益或 伪托而成。而袁氏此书,则钩玄提要,富 有开创性意义,实为我国书学史上较早期 书法品评专著之一。传世有《法书要录》本、《书苑菁华》 本、《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后两种简称 《书评》)和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 文选》本等。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一篇。书论。唐代韩方明撰。方明生平里籍未详。唐贞元(785—804年)间书法家。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徐东海,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擅长八分书。是书首叙笔法传录。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第一为执管,第二为管,第三为撮管,第四为握管,第五为搦管。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名家口授秘传,并不可靠。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著
《范村菊谱》一卷,宋范成大撰。记所居范村之菊,成於淳熙丙午。盖其以资政殿学士领宫祠家居时作。自序称所得三十六种,而此本所载凡黄者十六种,白者十五种,杂色四种,实止三十五种,尚阙其一,疑传写有所脱佚也。菊之种类至繁,其形色幻化不一,与芍药、牡丹相类,而变态尤多。故成大自序称东阳人家菊圃多至七十种,将益访求他品为後谱也。今以此谱与史正志谱相核,其异同已十之五六,则菊之不能以谱尽,大概可睹。但各据耳目所及以记一时之名品,正不必以挂漏为嫌矣。至种植之法,《花史》特出芟蕊一条,使一枝之力尽归一蕊,则开花尤大。成大此谱,乃以一榦所出数千百朵婆娑团植为贵,几於俗所谓千头菊矣。是又古今赏鉴之不同,各随其时之风尚者也。又案谢采伯《密斋笔记》,称《菊谱》范石湖略,胡少瀹详。今考胡融谱尚载史铸《百菊集谱》中,其名目亦互有出入,盖各举所知,更无庸以详略分优劣耳。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8543
妙哉,王僧虔之论书,真书家之明镜也!不仅能看,还要能品,能玩,能悟。初学可学其规矩,老手可窥其意趣。得意时读之如沐春风,失意时读之若饮甘泉。一笔一画皆是道,一撇一捺总关情。书道至此,已超技艺而入神韵。无论楷隶行草,皆可从中得益。执笔如参禅,运腕似问道。当浮一大白,为这份通透喝彩!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知书客499847
奇文,笔墨之真谛。妙哉、深哉、绝哉!初学者可品,大成者可研。得意时宜读,失意时更宜读。方家可参透,俗子亦能启智。临池退笔时需读,挥毫入神时也需读。摹帖不如悟帖,习字不如通字。一卷在手,如对良师,纸墨之间藏着千古灵韵。细品其论,点画皆成大道,顿觉手腕生风,胸中块垒尽消。此非仅论书之法,更是为人之道!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知书客393330
有人读《王僧虔论书》,看到的是古人写字的规矩和法度。我却觉得这些古老的笔法理论像一团迷雾。看了很多遍还是不知道怎么下笔,不知道该怎么理解那些抽象的形容。每个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却让我更加困惑。古人说的用笔如锥画沙,到底是什么意思?写字真的有这么多讲究吗?现代人还需要学这些吗?我握着笔,看着白纸,不敢写下去。
王僧虔论书
知书房
王僧虔论书
王僧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