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8693
2025年06月21日
自暮春至仲夏,灯下细读此书凡六十余日。末卷所载五代典章制度,稍涉枯燥,然徐氏以小说笔法写史,于刀光剑影间窥见人情冷暖,实为难得。其叙事如老吏断狱,纤毫毕现;议论似冷月照水,透彻骨髓。乱世中忠奸并立,贤愚杂处,读罢令人掩卷长思。以文运事,以事载道,非徒逞才藻者所能为也。壬寅夏五,枕书斋主记于吴门。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逸周书
知书房
逸周书
佚名 著
《逸周书》,原名《周书》,在性质上与《尚书》类似,是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旧说《逸周书》是孔子删定《尚书》后所剩,是为“周书”的逸篇,故得名。今人多以为此书主要篇章出自战国人之手。
东观奏记
知书房
东观奏记
裴廷裕 著
唐裴廷裕撰。廷裕,或作庭裕,或作延裕,字膺馀。闻喜人。官至翰林学士、右补阙、散骑常侍。其余事迹不可详考。唐昭宗大顺中,任史馆修撰,与史官柳玭纂修《宣宗实录》,因日历、起居注等均已散佚,只能采摘宣宗一朝耳目见闻,编年排列。因在史馆所作,故称“东观”;因原本系奏记于晋国公杜让能以备史馆讨论,而非定稿,故称“奏记”。或作“东宫奏记”,系误传。书前有序。《唐摭言》卷十三言裴廷裕“文思敏捷,是下水船。”清缪荃孙跋称:“其书专记一朝之政绩。书中事实,颇具首尾,《通鉴》采及三十二条,《考异》一条,在唐朝杂史中最称翔实。”不过,裴氏政见偏于中党,故于该党中人时多美言。传世有:①明抄本,北图藏。②明抄本。上图藏。③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吴翌凤抄本。北图藏。④《稗海》本。⑤《续粤雅堂丛书》本。⑥《小石山房丛书》本。⑦《藕香零拾》本。⑧《续百川学海》本。⑨《四库全书》本。
国语
知书房
国语
左丘明 著
《国语》又名《春秋外传》《左氏外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精选书评
知书客196236
《五代新说》,乱世之明镜也!妙哉、绝哉、痛快哉!可做史书看,可当小说读,可作处世经。得意时宜品其兴衰,失意时当观其坚韧。将相能取其谋略,百姓亦得窥生存之道。酒酣耳热时需读,孤灯夜雨时更需读。叹英雄不如懂英雄,哀历史不如悟历史。此书在手,如执乱世之钥,开合由心,此乃大智慧!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知书客231625
从五月开始读到八月结束,花了三个月才看完这本书。后两卷是别人补的,我只随便翻了一下。作者想写五代的历史,但内容很乱,没有条理。人物故事东一块西一块,看不出重点。有的地方写得很细,有的地方又突然跳过。我觉得作者自己也没想清楚要写什么。看完以后还是不明白五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可能是我水平不够吧。二〇二三年秋记于北京。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知书客929999
这本《五代新说》读起来很迷惑。徐炫记录的史事比较杂乱,内容也不够完整。很多地方看了几遍还是搞不清楚。他说要写五代的新鲜事,可是重点不突出,东一块西一块。有些人物故事写得还行,但整体上找不到主线。可能是他想写的太多,结果什么都没写透。读完后对五代的认识还是很模糊,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
五代新说
知书房
五代新说
徐炫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