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81143
2025年09月03日
方成培《雷峰塔》一出,令人掩卷踌躇。白蛇故事本为市井传奇,经其润色后,虽辞藻华美,却失却了民间话本的鲜活气息。书中处处可见文人刻意雕琢之痕,反使许仙、白娘子这等本应跃然纸上的人物,显得拘谨做作。犹记法海收妖一段,本可写得惊心动魄,却偏要引经据典,徒增累赘。这般雅化俗事的写法,究竟是提升还是束缚了故事的灵魂?实在叫人难以评说。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闲情偶寄
知书房
闲情偶寄
李渔 著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服饰、修容、园林、建筑、花卉、器玩、颐养、饮食等艺术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阐发了自己的主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颐养部》总论养生,是一篇重要的养生文献。全书8部,前3部是戏曲理论,后5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对后世文人的影响很大。李渔将戏曲与之合写。不作专著,足见他认为艺术附丽于生活中。
桃花扇
知书房
桃花扇
孔尚任 著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所写的是明代末年发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剧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为主线,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揭露了弘光政权衰亡的原因,歌颂了对国家忠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层百姓,展现了明朝遗民的亡国之痛。
玉簪记
知书房
玉簪记
高濂 著
传奇剧本。三十三出。明高濂撰。明万历年间初刻。该剧写道姑陈妙常与书生潘必正冲破封建礼教和道法清规的约束而相恋结合的故事。金兀术南侵,少女陈娇莲在逃难中与母失散,入金陵女贞观为道士,法名妙常。府尹张于湖赴任经过,曾向妙常挑逗,但为所拒。女贞观主潘法成之侄潘必正会试落第,亦来女贞观。陈、潘二人经过茶叙、琴挑、偷诗一番曲折后,终于私自结合。事为观主觉察,乃逼必正赴试。登程之日,妙常追至江边,雇船赶上,哭诉别情。后潘生登第得官,路出金陵,迎娶妙常归家团聚。
精选书评
知书客317463
有人从《雷峰塔》里看到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有人读出白娘子为爱抗争的勇气。而我翻开这本书,只觉得困惑。那些善恶报应、因果轮回的道理,在现实里好像并不管用。法海镇压白蛇真是为了除妖吗?还是打着正义旗号的偏执?许仙的懦弱与背叛,又该归咎于谁?这个古老传说让我更加迷茫。如今社会看似进步,人心却比故事里更复杂难懂。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知书客375390
庚子仲夏始读《雷峰塔》,半月而竟。张氏以清冷笔调写家族记忆,如剥茧抽丝,层层递进。其写人事之微妙,状物之精准,尤见功力。世谓其文风阴郁,余独爱其中暗藏暖意,譬若深秋午后一抹斜阳。白流苏之倔强,七巧之锋芒,皆可在字里行间觅得端倪。昔年读《金锁记》未解其妙,今始悟张派文字之真味。壬寅立冬后三日墨庵漫记于沪上小楼。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知书客182648
《雷峰塔》里白蛇的故事看了很多遍。白蛇为了报恩变成人,却因为爱情被压在了塔下。法海说是降妖除魔,其实就是拆散了一对真心相爱的人。白蛇想做人,偏偏人却容不下她。雷峰塔倒了,人们说是年代久了,其实是人心变了。现在想想,人有时候比妖还可怕,嘴上说着规矩道义,背地里干的事却更狠。真希望白蛇能遇到一个敢爱她的时代。
雷峰塔
知书房
雷峰塔
方成培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