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7590
2025年07月30日
毕氏此书续司马光而作,搜罗广博,考订精详,使宋元史事粲然大备,其功固不可没。然编纂过速,时有抵牾未安处,叙事亦稍嫌平直,较之《通鉴》原书,精气神韵已觉不逮。至其晦明清易代之际,避重就轻,未免有畏祸之嫌。然以一人之力成此巨帙,其勤劬可佩,要当为治史者案头必备之书也。予每览其文,既叹其功力之深,复惜其才识之局。
续资治通鉴
知书房
续资治通鉴
毕沅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大唐创业起居注
知书房
大唐创业起居注
温大雅 著
唐温大雅撰。大约在唐武德九年 (626) 前写成此书,凡3卷。记述李渊父子创建唐王朝的经过。第一卷记他们起兵至发引48日之事。中卷记他们自太原攻克长安126日之事。下卷记李渊摄政至即帝位183日之事。叙述了李渊打败历山飞、智胜突厥、又长驱直入长安,一路纪律严明,赈济穷困,选任贤能,清理狱讼,以及宇文化及发动宫廷政变、勒死隋炀帝,直至宇文化及失败,李渊即帝位,大赦天下、改元武德等事。书中多次提到李密、称颂他 “恭俭自励,布衣蔬食,所居之室,积书而已,子女珍玩,一无所取,赈贷贫乏,敬礼宾客”。书中并与一般唐代史书多只记二郎,而删去大郎不同,多次将建成与世民并提。作者温大雅,曾随李渊起兵,任记室参军,专掌章表书记文檄。所记多为亲身经历。又在秦王任太子之前写成此书,因此得以如实反映历史实际。《秘册汇函》、《津逮秘书》、《唐宋丛书》、《说郛》、《四库全书》、《学津讨原》、《藕香零拾》、《山右丛书初编》、《丛书集成初编》 均收此书。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今人李季平、李钖厚的点校本。
竹书纪年
知书房
竹书纪年
佚名 著
这是一部编年史书,古版本为13篇,现行本为2卷,系战国时魏国史官所撰。原名《纪年》,又称《古文纪年》或《汲冢纪年》。南朝梁沈约(441—513)附注。约有《沈约集》已著录。《晋书·束晢传》载:太康二年(281)汲郡(河南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墓)得竹书数十车,皆蝌蚪字。经荀勖、束晢等人整理成书,完整的六十八篇,残缺者七篇,共七十五篇。其中有《纪年》十三篇,记黄帝以来至周隐王时编年史。自周幽王后接晋国,晋亡特记魏国。以夏正纪年,记事简短。记事起自黄帝(一说起自夏、殷、周),至周幽王为犬戎所灭,以晋事接之,三家分晋后,专述魏事,止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9)。
西夏书事
知书房
西夏书事
吴广成 著
西夏编年体史书。吴广成撰。清道光五年(1825)小岘山房初镌,其后有1935年北平文奎影印本。吴广成,字西斋,江苏青浦人。生于清嘉庆、道光年间。一生治史,精于史学,用10年功夫撰写成本书。其撰述尚有《廿二史金石考异》、《明史纪事本末补》、《历朝名臣纪略》、《明遗杂记》等。本书凡42卷,约30万言。广泛搜集唐、宋、辽、金、元诸史,宋人著作、文集及稗官野史中有关党项及西夏史料,采用《通鉴纲目》编年体,参证排比成书。收集唐、宋、辽、金诸史及文集、野史等资料,采用编年体的形式,记叙上起唐中和元年(881)拓拔思恭占据绥银,下至宋绍定四年(1231)西夏亡后其故臣王立之及部分遗民入金止,共300余年西夏的大事。
精选书评
知书客612657
在图书馆里翻毕沅的《续资治通鉴》,读了很久。很多人觉得这部书就是补全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没什么特别。但我觉得毕沅很不容易。他花了几十年整理史料,把宋朝到元朝的历史补上,写得很细。那时候没有电脑,全靠手写,错了还要重来。我们现在看历史很方便,但写历史的人要费很多功夫。毕沅的坚持让我佩服。
续资治通鉴
知书房
续资治通鉴
毕沅
知书客202495
这本《续资治通鉴》,实在不如原始版本。内容杂乱无序,东拼西凑。语句繁琐,读起来非常吃力。编辑很不用心,前后矛盾的地方很多。注释太少,根本看不懂。排版很差,字又小又密。说是历史书,其实更像流水账。没有新观点,只是重复老掉牙的东西。价格还贵,不值得买。想读历史的话,不如看《资治通鉴》原版。这种续作完全是浪费纸张。
续资治通鉴
知书房
续资治通鉴
毕沅
知书客454057
史学巨著,史料价值极高。可单独看某个朝代的记载,可前后对照看因果关系。治学时可用,休闲时也可用。学者能获益,普通读者也能获益。遇到历史难题时可查阅,日常积累知识时也可翻阅。读史要注重比较,解读要结合背景。追寻真相的过程本身就有意义。这本书提供了大量原始材料,能让读者自行分析判断。选择它不会错。
续资治通鉴
知书房
续资治通鉴
毕沅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