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4418
2025年08月01日
古之贤者作赋,意在明志见性,述怀言志。班固《幽通赋》便是如此。我读此赋,深感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这篇赋文表面看是班固对命运的思考,实则道出了每个人都会面临的困境。 班固开篇便写自己幼年丧父,独自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他说"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这让我想到现代人常说的"人生实苦"。但他没有停留在抱怨,而是通过历史人物的遭遇来思考命运的本质。他列举了许多古人故事,说明人生无常,但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赋中最打动我的是班固对"幽通"二字的理解。他说"幽"代表隐微难明的天道,"通"则是指人对天道的理解。这让我想到现代人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班固认为,人应该在认清命运的前提下,依然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 文中引用贾谊、董仲舒等人的典故,说明即使才智过人,也难逃命运安排。但这并非让人消极,而是教导人要懂得审时度势。班固写到"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这句话道出了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但紧接着他又说"要没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强调精神的永恒。 读《幽通赋》,最让我感慨的是班固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在当今功利至上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班固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应该"守道以待时",既要坚持原则,又要懂得变通。这种处世智慧,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启发意义。
幽通赋
知书房
幽通赋
班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神女赋
知书房
神女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粱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记“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它是《高唐赋》的姐妹篇。神女“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粱;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须臾之间,美貌横生,晔兮如华,温乎如莹”。用鲜丽的词藻,从多方面比喻一个“五色并驰,不可殚形”的神女。这种美的境界,“他人莫睹,王览其状”,虽然“乐之无量”,然而“交希恩疏”。《高唐赋》中的美女,“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而这篇《神女赋》中,楚襄王在神女面前,只可观赏,不能据为己有,这是《神女赋》的深刻寓意所在。尽管楚王思念神女,“惆怅垂涕”,通宵不眠,“求之至曙”,失去常态,而仍然不能如愿,神女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神女赋》与《高唐赋》对汉代辞赋作者有较大影响,但同《文选》收入的其他3篇赋一样,历代学者对《神女赋》是否为后人伪托,有不同看法。
洛神赋
知书房
洛神赋
曹植 著
辞赋名篇。三国魏曹植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此赋当作于黄初四年(223)。曹植入朝后回封地途经洛水时,联想起洛水神女宓妃的传说,受到宋玉《神女赋》的感发,虚构人神相爱的悲剧,以寄托情志。赋文围绕人神相爱的主线,分成六层。先写发现洛神的经过;其次写洛神的体态容貌美,这是全文描写最为精采的部分,作者从姿态美、容貌美、情态美、服饰美、行为美五个方面毕呈神女的魅力,为相慕作了铺垫;其次写君王对洛神的爱慕;其次写洛神受到感动而深切地爱慕君王,将人神相爱推向高潮;其次写洛神被迫离去的悲剧;最后叙述离开洛川,照应首段。此赋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感甄说,见《文选》李善注引《记》:甄逸女本为曹植所求,后为曹丕所得,谗死后,曹丕将其枕赍曹植,植过洛水有怀而作《感甄赋》,魏明帝改为《洛神赋》。后世多不取此说。二是寄心君王说。赋文云“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本文的主题当是以“人神道隔”的悲剧,曲折地表达求试不可、壮志难酬的不幸身世。赋文描写细腻而生动,如写神女之美,广比博喻,多面烘托,穷形尽貌。此赋为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作,最能体现曹植“文才富艳”的创作特色,其影响巨大。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曾书写过《洛神赋》,画家顾恺之也有传世的《洛神赋图》。
典论
知书房
典论
曹丕 著
文论。三国魏曹丕(187—226)撰。一卷。丕有《魏文帝集》已著录。据《三国志·文帝纪》称:“帝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裴松之注曰:“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明帝四年(230)春二月戊子“诏太傅三公,以文帝《典论》刻石,立于庙门之外。”(《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文选》六臣注吕向:“文帝《典论》二十篇,兼论古者经典文事。”全书至宋佚散。曹丕为太子时的著作汇集,内容包括政治、伦理、生活、文化等。原文凡五卷,二十篇,曾刊刻于都城洛阳太学内。后因石碑毁废,仅存《自叙》和《论文》两篇。其中《论文》分析文人相轻原因,评价“建安七子”之作,强调文章应以“气”为主,认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肯定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功能。
精选书评
知书客543532
班氏《幽通赋》终是迷途文字,读罢令人怅然。其辞藻虽工,排比虽整,然终似孤魂徘徊幽径,欲有所指而不得其要。每至"变化纷纭"处,便觉作者亦自困惑,徒将天命人事强作勾连。想子云当年作此,未必不是困于时势,遂借古喻今以自解。然则穷通之理,岂是赋笔所能道尽?后人读之,不过于迷茫中更添三分踌躇而已。
幽通赋
知书房
幽通赋
班固
知书客884940
绝品,汉赋之典范。正读可悟其理,倒读可明其意。通篇研习可得,分章细览亦得。学识渊博者可解,初涉文墨者亦能领会。困顿迷茫时宜读,春风得意时更宜读。诵赋不如知赋,知赋不如行赋。行赋之道,尽在此篇。张衡以精妙笔法,写就天地人伦。字字含哲理,句句藏玄机。读之可修身,习之可养性。
幽通赋
知书房
幽通赋
班固
知书客161870
神作啊,古文里的顶尖货。看一遍就懂,看十遍更懂。从头读到尾很顺,跳着读也很顺。清醒时能读透,犯困时也能品出味道。才子读了开眼界,普通人也涨知识。失败的时候要读,得意的时候也要读。看别人写赋不如自己写,会写赋不如懂赋。懂赋了就通了!
幽通赋
知书房
幽通赋
班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