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1736
2025年09月04日
最近翻看宁戚的《相牛经》,突然有种莫名的感慨。这看似简单的相牛之术,其实蕴含着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我们现代人总觉得自己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古老技艺中沉淀的生活哲学。 读着读着,我不禁在想:在这个机械化养殖盛行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如何相牛?当我们把一切都交给机器和数据,是不是就失去了与生命最直接的对话?前两天去乡下,看到一位老农在挑选耕牛,他轻抚牛背、观察牛眼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挑选牲口时的场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相牛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老农告诉我,选牛要看"三宽五紧",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凝结了多少代人的经验总结。我突然觉得,这些看似土气的农谚,比现在那些动辄几十页的养殖手册要实在得多。我们总以为科技越发达越好,但有时候最简单的道理反而最管用。就像现在很多养殖场追求产量,给牛注射各种激素,结果牛是长得快了,肉质却大不如前。 看着《相牛经》里那些细致的描述,我不由得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做事要像相牛一样,得看准了再下手。"小时候觉得这话土得掉渣,现在才明白其中深意。现代人做事总讲究效率,恨不得一眼就看出结果,却忘了有些东西需要慢慢观察、细细体会。相牛要观其形、察其神,这何尝不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认识一个养殖户,他坚持用传统方法养牛,虽然产量不高,但每头牛都养得精神抖擞。他说:"养牛如养人,得用心。"这话让我很受触动。现在很多养殖场,牛只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编号。我们追求规模化、标准化,却渐渐忘记了生命本身的价值。 《相牛经》里说,好牛要"腹如垂囊,膝如团栗",这看似是在说牛的外形,实则是在讲一个生命的最佳状态。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少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把自己逼得身心俱疲?古人相牛尚知适可而止,我们对待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该学会寻找那个最佳状态? 合上书,我突然觉得,这本古老的相牛手册教给我们的,远不止如何挑选一头好牛。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人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丢失的那些宝贵的东西。也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创新了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还能读懂这些最朴实的道理。
相牛经
知书房
相牛经
宁戚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养鱼经
知书房
养鱼经
范蠡 著
陶朱公撰,清马国翰辑。又名《陶朱公养鱼法》、《范蠡养鱼经》,全书仅343字,开创了我国科学养鱼的纪录,比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所著的《动物史》(该书把鱼列入分类系统)还早100多年,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著作。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游齐国,称鸱夷子皮,到阳地(今山东定陶县西北),称陶朱公。《养鱼经》名为陶朱公撰,实为伪托之作。《养鱼经》讲的是养鱼法。《隋书·经籍志》言梁代有此书,已亡。
范子计然
知书房
范子计然
范蠡 著
又称《范子问计然》,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书。《旧唐书·经籍志》五行类著录“《范子问计然》15卷”,作者注:“范蠡问,计然答。”《新唐书·艺文志》农家类著录“《范子计然》15卷”,作者注:“范蠡问,计然答。”可见这是同一部书。此书到宋代已佚失。《齐民要术》卷三曾引过《范子计然》,但《汉书》、《隋书》均无著录。清代有马国翰辑本《范子计然》三卷,收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清史稿·艺文志》农家类作了著录。另外《清史稿·艺文志》还著录黄奭辑本《范子计然》1卷。
天工开物
知书房
天工开物
宋应星 著
《天工开物》由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6082
牛经,农家宝典。看过就知道好,没用过的也试试。晴天可以翻,雨天也可以翻。老农能看懂,新手也能看懂。犁田前要看,收成后也要看。看牛比养牛重要,养牛不如懂牛。懂牛之道!里头写得很实在,没有大道理。牛腿怎么看,牛眼怎么看,一步一步都讲明白。牛病了怎么办,牛发情怎么办,全都告诉你。想养好牛,这本就够了。
相牛经
知书房
相牛经
宁戚
知书客374274
庚寅仲夏得此《相牛经》,苦无注释,仅得略识大指。古人辨牛之形神骨相,备极精微,然细究其术,亦不免穿凿附会处。书中谓"牛眼如悬铃者善走",余尝观田间耕牛,目大而行动迟缓者比比皆是。至于毛色纹理与吉凶之说,尤近术数家言。虽不能尽信,然朴拙文字间,亦可见先民格物之诚,畜养之勤,聊备农家一观耳。壬辰伏暑补记于澶渊客次。
相牛经
知书房
相牛经
宁戚
知书客267436
有人从《相牛经》里看到养牛的技术要点。有人关注其中对牛脾气的观察方法。我却觉得宁戚像个老农民,手把手教我怎样和牛打交道。书里说的都是实在话,比如怎么看牛的牙口,怎么选健壮的牛犊。这些经验是古人一点点攒下来的,特别有用。现在养牛的人少了,但这种老手艺不能丢。读这本书让我明白,种地养畜的学问大着呢,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
相牛经
知书房
相牛经
宁戚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