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相牛经
相牛经

相牛经

宁戚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中国古代牛体鉴别学专著。《汉书·艺文志·形法类》中载有汉代《相六畜三十八卷》,其中有相牛经,但已全佚。《隋书·经籍志·五行类》载有《宁戚相牛经》二卷,《高堂隆相牛经》二卷,《王良相牛经》二卷。王良是西周时人,宁戚是春秋时人,高堂隆是汉代人。《旧唐书·经籍志》载《宁戚相牛经》是一卷,以上诸书均佚。《说郛》中收有《宁戚相牛经》,其内容与《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篇中的相牛的内容相同,显系摘录于《齐民要术》。清代黄绣谷在《相牛心镜要览》中指出“古之相牛经在晋代已亡佚”。
更多
书评  · 7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461736
最近翻看宁戚的《相牛经》,突然有种莫名的感慨。这看似简单的相牛之术,其实蕴含着古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我们现代人总觉得自己掌握了先进的科技,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古老技艺中沉淀的生活哲学。 读着读着,我不禁在想:在这个机械化养殖盛行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研究如何相牛?当我们把一切都交给机器和数据,是不是就失去了与生命最直接的对话?前两天去乡下,看到一位老农在挑选耕牛,他轻抚牛背、观察牛眼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挑选牲口时的场景。那一刻我突然明白,相牛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与自然相处的智慧。 老农告诉我,选牛要看"三宽五紧",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凝结了多少代人的经验总结。我突然觉得,这些看似土气的农谚,比现在那些动辄几十页的养殖手册要实在得多。我们总以为科技越发达越好,但有时候最简单的道理反而最管用。就像现在很多养殖场追求产量,给牛注射各种激素,结果牛是长得快了,肉质却大不如前。 看着《相牛经》里那些细致的描述,我不由得想起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做事要像相牛一样,得看准了再下手。"小时候觉得这话土得掉渣,现在才明白其中深意。现代人做事总讲究效率,恨不得一眼就看出结果,却忘了有些东西需要慢慢观察、细细体会。相牛要观其形、察其神,这何尝不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我认识一个养殖户,他坚持用传统方法养牛,虽然产量不高,但每头牛都养得精神抖擞。他说:"养牛如养人,得用心。"这话让我很受触动。现在很多养殖场,牛只是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编号。我们追求规模化、标准化,却渐渐忘记了生命本身的价值。 《相牛经》里说,好牛要"腹如垂囊,膝如团栗",这看似是在说牛的外形,实则是在讲一个生命的最佳状态。反观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少人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把自己逼得身心俱疲?古人相牛尚知适可而止,我们对待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该学会寻找那个最佳状态? 合上书,我突然觉得,这本古老的相牛手册教给我们的,远不止如何挑选一头好牛。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人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丢失的那些宝贵的东西。也许,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创新了多少,而在于我们是否还能读懂这些最朴实的道理。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2021
"相牛如相人,贵在识其神。"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相牛经》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