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7598
2025年06月25日
袁阳源诗文峭拔峻洁,行文如刀,锋芒毕露。其《白马篇》尤见风骨,寥寥数语勾勒出壮士慷慨之态,读来令人凛然。集中颇多感时伤世之作,却无颓唐之气,反见刚烈本色。与同时代文人的婉约绮丽相比,袁阳源独树一帜,以气胜而不以词胜。观其文章,如见其人,宁折不弯的品格跃然纸上。南朝文坛有此异数,实为难得,可惜传世之作太少,难窥全豹。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王侍中集
知书房
王侍中集
王粲 著
别集名。一名《王仲宣集》,东汉王粲(字仲宣,官侍中)作。王集最初无刻本。《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侍中王粲集十一卷”,至唐代为10卷,宋代只存8卷,均早佚。现存最早者为明人搜集整理之辑本,其中又以张溥之《王侍中集》最为完备。全书不分卷,计收《大暑赋》、《游海赋》、《浮淮赋》、《闲邪赋》、《出妇赋》、《思友赋》、《登楼赋》等25篇,以及书、檄、文、论、颂等21篇和《七哀诗》、《从军诗》、《咏史诗》等若干首诗歌。清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对张本又有所订补。
洛神赋
知书房
洛神赋
曹植 著
辞赋名篇。三国魏曹植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此赋当作于黄初四年(223)。曹植入朝后回封地途经洛水时,联想起洛水神女宓妃的传说,受到宋玉《神女赋》的感发,虚构人神相爱的悲剧,以寄托情志。赋文围绕人神相爱的主线,分成六层。先写发现洛神的经过;其次写洛神的体态容貌美,这是全文描写最为精采的部分,作者从姿态美、容貌美、情态美、服饰美、行为美五个方面毕呈神女的魅力,为相慕作了铺垫;其次写君王对洛神的爱慕;其次写洛神受到感动而深切地爱慕君王,将人神相爱推向高潮;其次写洛神被迫离去的悲剧;最后叙述离开洛川,照应首段。此赋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感甄说,见《文选》李善注引《记》:甄逸女本为曹植所求,后为曹丕所得,谗死后,曹丕将其枕赍曹植,植过洛水有怀而作《感甄赋》,魏明帝改为《洛神赋》。后世多不取此说。二是寄心君王说。赋文云“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本文的主题当是以“人神道隔”的悲剧,曲折地表达求试不可、壮志难酬的不幸身世。赋文描写细腻而生动,如写神女之美,广比博喻,多面烘托,穷形尽貌。此赋为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作,最能体现曹植“文才富艳”的创作特色,其影响巨大。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曾书写过《洛神赋》,画家顾恺之也有传世的《洛神赋图》。
曹子建集
知书房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182692
读《袁阳源集》,我最佩服的是他的正直。他在乱世中保持气节,敢于直言。即使面对权贵的压力,他也坚持自己的原则。他的文章充满力量,让人感受到他的勇气和智慧。他的思想深刻,对后世有很多启发。我每次读他的作品,都觉得他确实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他的精神让人自豪,因为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784037
读完《袁阳源集》,感觉有些茫然。袁阳源的诗文看起来工整,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他写了很多应酬之作,表面华丽,深处却空洞。有人说他才气过人,可我看不出特别的地方。他的文字就像流水账,记了很多事,但没留下多少印象。也许在那个时代,这样的文章已经算不错了。就像一个人很用力地表演,观众却记不住他演了什么。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客846320
在图书馆里翻到这本《袁阳源集》,读了两遍。很多人说他写文章气势宏大,但我更注意到他为人处世的一面。他做官时总说实话,不怕得罪人。当官的人大多不喜欢听难听的话,他却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人在当时很少见。通过他的文章能看到他的性格。他的坚持值得我们思考,但背后付出的代价也让人感慨。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