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36698
2025年07月31日
【书评】《尚书正义》如明镜高悬,映照千古政道,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句恰可作全书注脚。汉唐诸儒以生命淬炼的经义阐释,在字句训诂间熔铸出永恒的政治智慧,使上古诰誓跳出竹简,化为当代治世的北斗。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著
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撰。
精选书评
知书客871847
有人从《尚书正义》中看到孔颖达对经典的严谨考据。有人注意到他对历史事件的精辟解读。而我在阅读时感受到的是一位学者用毕生心血守护文化传承的执着。这部著作不仅保存了上古文献的原貌,更体现了唐代学者治学的态度。一千多年过去,这部书依然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守护中得以延续。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248246
孔颖达的《尚书正义》号称权威,实际上问题不少。他过于依赖前人注解,缺乏独立思考。有些地方解释牵强,只是为了维护儒家正统。他对文本的理解有时错误,甚至歪曲原意。这本书影响很大,但错误也被后人继承。唐代学术风气保守,孔颖达也不例外。现在看来,他的很多观点已经过时。这本书的价值被高估了。我们需要用更客观的态度看待它。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557720
叹哉!一部《尚书正义》,竟被孔颖达糟蹋至此!死板僵化,迂腐难忍。可正着看,可反着看,横竖都叫人昏昏欲睡。得意时看不进,失意时更看不下。白费了那古圣先贤的微言大义,活生生给穿上了件经学的裹脚布。想那孔疏一派,实乃中国文化之不幸。钻研不如沉思,沉思不如醒悟。如此糟粕,不读也罢!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