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35774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尚书正义》泛黄的纸页,仿佛听见孔颖达在千年迷雾中沙沙的书写声。这位唐代大儒用毕生心血注释的经典,如今读来却像隔着毛玻璃看风景——那些密密麻麻的疏解文字,究竟是照亮经义的明灯,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遮蔽?"曰若稽古"四个字竟要耗费三千余言来诠释,这种近乎偏执的注解方式,让人不禁怀疑我们离真正的《尚书》是更近了还是更远了。 孔颖达笔下常浮现"道统"二字,像一串沉重的锁链。他将"尧典"解释为"法天象地",把"舜典"演绎成"慎微五典",每个字都压着三纲五常的重量。可当我们读到"钦明文思安安"这样灵动的形容时,难道不该保留些原始的生命震颤吗?那些被规训成道德范本的文字,或许本有着更野性的灵魂。就像困在琥珀里的昆虫,我们看到的究竟是完整的生命形态,还是标本化的教条? 北大教授李零曾说经学注释是"层层积累的雪球",而《尚书正义》恰似这个雪球的核心冰层。在五经正义体系里,它既构建了学术范式,也筑起了思想围墙。有时恍惚觉得,我们不是在读上古君王语录,而是在看唐代士人如何用自己的世界观重塑古代。那些精细的训诂背后,是否也藏着对经典原意的某种暴力拆解?当注解本身成为新的权威,被注解的经典反而退得更远了。 捧着这本皇皇巨著,常陷入双重迷思:我们究竟在追寻早已消逝的远古真相,还是在与历代解经者的幽灵对话?这种迷茫,或许正是经典诠释永恒的宿命。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礼记
知书房
礼记
戴圣 著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6374
孔氏之《尚书正义》,集汉魏诸儒之说,以释经文,可谓详矣。然其训诂虽精,时或失之穿凿;考据虽密,又未免于繁冗。学者读之,如入五都之市,目眩神摇,不胜其烦。然则其功亦不可没,使后人得窥唐以前经学之概略,犹赖此书之存也。至其贯通古今,折衷众说,虽有小疵,终不失为经学之津梁云。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503081
奇书,经典中的经典。痛快、舒畅、过瘾!可以逐字读,可以跳着读,可以一字不落读,可以挑选重点读。清明时候能读,糊涂时候也能读。学者能够获益,普通读者也能够获益。失意时候该读,得意时候也该读。看注释不如懂原文,懂原文不如通大义。通大义之门!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客336698
【书评】《尚书正义》如明镜高悬,映照千古政道,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此句恰可作全书注脚。汉唐诸儒以生命淬炼的经义阐释,在字句训诂间熔铸出永恒的政治智慧,使上古诰誓跳出竹简,化为当代治世的北斗。
尚书正义
知书房
尚书正义
孔颖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