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13098
2025年09月03日
《孝经》读了两遍,每次都有新感受。大家总说孝子难当,我却觉得父母更难做。孩子犯了错,父母还要包容教导。孔子讲孝道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而是互相体谅。君王对百姓也是这个道理。治国和治家一样,上位者要起带头作用。现在的人总是抱怨父母管太多,其实先想想自己做得够不够。孝字很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研究先秦至西汉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中庸
知书房
中庸
子思 著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谷梁传
知书房
谷梁传
谷梁赤 著
《春秋》三传之一。又称《谷梁春秋》或《谷梁传》。在三传中与《公羊传》同属今文经学,重在探求《春秋》的大义。相传为鲁人谷梁赤所著,故名。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杨士勋疏以为《谷梁传》出于子夏,清末廖平以《谷梁传》同《公羊传》、《左传》皆出子夏,近人考证《谷梁传》出于《公羊传》之后。西汉才著为竹帛。西汉戾太子曾好《谷梁传》,宣帝时一度立于学官, 但除此外一直未被立于学官。汉代以后,研治《谷梁传》更少。历代比较重要的注释只有几种,如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清钟文烝《谷梁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证》。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4269
《孝经》全文不长,读起来却让人困惑。孔子讲孝道,道理很简单,但细想又觉得不对劲。他说要孝敬父母,可没说明白具体怎么做。有些话听起来高尚,放到现实里又行不通。我不明白为什么古人把它捧得那么高。也许在那个年代有用,现在看起来却像空中楼阁。读完后只觉得茫然,不知道这些道理对我有什么用。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429367
翻开《孝经》,大家都在讲孔子说的孝道。我看到的不只是子女的责任,更关注的是那种平等交流的氛围。孔子回答提问时像朋友一样自然,没有高低之分。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这样的态度很少见。普通人也能和圣人对话,这个细节让我感动。经典的意义可能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而不是大道理本身。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218953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篇之语,映照中华民族千年伦理之魂,汉代石刻般的古朴文风裹挟着温暖的人文光辉,将孝道提升为修身齐家的根本准绳,其凝练的智慧恰似青铜器上的铭文,历经时光打磨而愈加鲜亮。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