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9367
2025年09月04日
翻开《孝经》,大家都在讲孔子说的孝道。我看到的不只是子女的责任,更关注的是那种平等交流的氛围。孔子回答提问时像朋友一样自然,没有高低之分。在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这样的态度很少见。普通人也能和圣人对话,这个细节让我感动。经典的意义可能就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而不是大道理本身。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研究先秦至西汉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毛诗
知书房
毛诗
毛公 著
《诗》学名词。《诗经》之古文学派。因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汉书·儒林传》说:“毛公,赵人,治诗,为河间献王博士。”自郑玄《诗谱》出,始称有大小毛公,《诗谱》说:“鲁人大毛公为《故训传》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毛公为博士。”三国时吴人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谓大毛公为汉鲁国人毛亨,小毛公为汉赵国人毛苌。相传大小毛公之学出于孔子弟子子夏。《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二十九卷。《毛诗》以秦时小篆书写,故称古文诗。西汉时,《毛诗》未立学官。东汉学者马融、贾逵、郑玄等治《毛诗》,特别是《郑笺》之出,《毛诗》大行,三家诗遂渐废。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取《毛传》、《郑笺》而疏之,更为后世所尚。
礼记
知书房
礼记
戴圣 著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自东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4522
《孝经》虽仅千八百言,然其义理之精微,实为居家处世之圭臬。孔子以事亲为立身之本,由孝而忠,由家而国,层层推衍,自成体系。其言平实而道德自显,文辞简约而义蕴深远,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后世注家虽多,然终不离其宗,可见圣人之言,确为万世不易之典要。至于今人读之,犹能见其切于实用,非徒为高谈虚论而已。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218862
从立冬开始翻这本《孝经》,断断续续看了快两个月。中间有几章讲丧礼的部分实在看不下去,直接跳过去了。书上说孝是德行的根本,可那些繁琐的规矩让人头晕。古人把孝顺说得这么绝对,现在的人该怎么办?有时候觉得道理都对,有时候又觉得离现实太远。合上书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丙申年初冬记于北京。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218953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篇之语,映照中华民族千年伦理之魂,汉代石刻般的古朴文风裹挟着温暖的人文光辉,将孝道提升为修身齐家的根本准绳,其凝练的智慧恰似青铜器上的铭文,历经时光打磨而愈加鲜亮。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