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18862
2025年07月02日
从立冬开始翻这本《孝经》,断断续续看了快两个月。中间有几章讲丧礼的部分实在看不下去,直接跳过去了。书上说孝是德行的根本,可那些繁琐的规矩让人头晕。古人把孝顺说得这么绝对,现在的人该怎么办?有时候觉得道理都对,有时候又觉得离现实太远。合上书的时候,脑子里还是乱糟糟的。丙申年初冬记于北京。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研究先秦至西汉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广雅
知书房
广雅
张揖 著
中国训诂书。隋代避炀帝杨广讳,改名《博雅》,后复用原名。三国魏张揖著。张揖,字稚让,清河人,太和中为博士。著作除《广雅》外,还有《埤仓》和《古今字诂》,惜二书亡佚,仅《广雅》存于世。清王念孙有《广雅疏证》10卷。卷首有张揖《上广雅表》,自言此书分上中下3卷。唐以来析为10卷。《广雅》一书即广《尔雅》、续《尔雅》之意。他说:“窃以所识,择撢群艺,文同义异,音转失读、八方殊语,庶物易名,不在《尔雅者》详录品核,以著于篇,凡万八千一百五十文,分为上、中、下,以须方徕俊哲、洪秀伟彦之伦,扣其两端,摘其过谬,今得用,亦所企想也。”
尚书
知书房
尚书
孔子 著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喻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精选书评
知书客218953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篇之语,映照中华民族千年伦理之魂,汉代石刻般的古朴文风裹挟着温暖的人文光辉,将孝道提升为修身齐家的根本准绳,其凝练的智慧恰似青铜器上的铭文,历经时光打磨而愈加鲜亮。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915835
圣典,人伦之根本。孝哉,善哉,德哉!可今人读,可古人读。少年时当读,老年时更当读。富贵者要学,贫贱者也要学。迷茫时该看,通达时也该看。尽孝不是空谈,行孝才是关键。明理必先明孝,做人必先行孝。百善孝为先,万德孝为本。持家治国,不离此道。每日读三行,终身受用。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413098
《孝经》读了两遍,每次都有新感受。大家总说孝子难当,我却觉得父母更难做。孩子犯了错,父母还要包容教导。孔子讲孝道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而是互相体谅。君王对百姓也是这个道理。治国和治家一样,上位者要起带头作用。现在的人总是抱怨父母管太多,其实先想想自己做得够不够。孝字很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