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5485
2025年09月04日
孝能当饭吃?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公羊传
知书房
公羊传
公羊高 著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三传之一,研究先秦至西汉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其作者为卜商的弟子,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中庸
知书房
中庸
子思 著
《中庸》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经典论著。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章句》,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周易略例
知书房
周易略例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精选书评
知书客264269
《孝经》全文不长,读起来却让人困惑。孔子讲孝道,道理很简单,但细想又觉得不对劲。他说要孝敬父母,可没说明白具体怎么做。有些话听起来高尚,放到现实里又行不通。我不明白为什么古人把它捧得那么高。也许在那个年代有用,现在看起来却像空中楼阁。读完后只觉得茫然,不知道这些道理对我有什么用。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413098
《孝经》读了两遍,每次都有新感受。大家总说孝子难当,我却觉得父母更难做。孩子犯了错,父母还要包容教导。孔子讲孝道不是单方面的要求,而是互相体谅。君王对百姓也是这个道理。治国和治家一样,上位者要起带头作用。现在的人总是抱怨父母管太多,其实先想想自己做得够不够。孝字很简单,做起来真不容易。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客218953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篇之语,映照中华民族千年伦理之魂,汉代石刻般的古朴文风裹挟着温暖的人文光辉,将孝道提升为修身齐家的根本准绳,其凝练的智慧恰似青铜器上的铭文,历经时光打磨而愈加鲜亮。
孝经
知书房
孝经
孔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