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9964
2025年09月03日
许次纾把喝茶写得像打仗一样,条条框框太多,我看了几遍还是不明白。他说泡茶要讲究火候、器具、水质,连倒茶的手法都有规定。普通人哪有这么多讲究?我试过按他的方法泡茶,味道也没好多少。古人喝茶真的这么麻烦吗?还是他自己想得太复杂?书上写得头头是道,实际操作起来却让人无从下手。喝茶本来是件简单的事,被他这么一说反而让人不敢喝了。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著
明代茶书,冯时可撰,1卷。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治今上海)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所至有政声,尤以著述为天下所重。撰有《易说》、《诗意》、《左氏释》、《左氏讨》、《上池杂识》、《雨航杂录》及《严栖》、《石湖》、《西征》、《北征》、《金阊》、《天池》、《竒茹》诸稿。事具《明史》卷二○九等。此书仅见《续说郛》(卷三七)本、《古今图书全集》本。全文仅5条,凡500字左右。不像出于有文名的冯氏之手,更不像有条理的专著,疑当为《续说郛》编者拼凑冯氏之说敷衍成篇,这在《续说郛》编者是司空见惯的拿手好戏。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著
3卷。北宋朱翼中著。朱翼中,名肱,字翼中,号大隐。《北山酒经》卷上是有关酒的总论,卷中介绍制曲法,卷下介绍酿酒法。本书是研究中国古代酿酒手工业史和科技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卷上简述中国的制酒史和饮酒史。提出“天之命民作酒,惟祀而已”,“酒之于世也,礼天地,事鬼神”的观点,强调酒的社会功能,认为酒是因为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指出后世因酒误事引起祸害,是因为失去节制,而酒是没有错的。作者还引述《周礼》、《月令》、《说文》、《春秋纬》、《释名》、《齐民要求》等书中有关酒的记载,并对一些术语如“五齐”、“六七投”等作了解释。卷中介绍制曲法。先总论制曲的一般要领。其中讲到“伤热则心红”,引起现代酒史研究者的注意。不少学者认为可能是关于红曲制造的最早记录之一,因为做红曲的发酵温度要比做其他曲为高。接着介绍十二种制曲法,分为罨曲、风曲、䤖曲三类。罨曲的制造法是把生曲埋置在麦秸里,定时翻动。罨曲又可分为顿递祠发曲、香泉曲、香桂曲、杏仁曲四种。其中顿递祠发曲在制作时要用蛇麻,据专家考证即酒花。这一记载说明中国早在宋代就已经使用酒花酿酒。风曲的制造法是用树叶或纸张包裹生曲,挂在通风之处。风曲有瑶泉曲、金波曲、滑台曲、豆花曲四种。䤖曲的制造法是用草捂合曲团,生毛后去掉盖草。䤖曲有玉友曲、白醪曲、小酒曲、真一曲、莲子曲五种。卷下介绍酿酒法。作者先按一般酿酒顺序,叙述各道工序的操作方法。它们是:卧浆,淘米,煎浆,汤酒。如进一步加工,或按各种特殊的方法酿制,则可获得各种不同特色的酒。书中介绍了煮酒、火迫酒、曝酒法、白羊酒、地黄酒、菊花酒、酴醾酒、葡萄酒法、猥酒、神仙酒法、冷泉酒法等制酒方法。
随园食单
知书房
随园食单
袁枚 著
《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精选书评
知书客195878
好茶道,却不知从何入手。泡茶时水温不对,茶叶放多了,香气出不来。看书也没用,书上说的和自己做的不一样。心情烦时泡茶更苦,心静时又泡不好。有钱人喝顶级茶也喝不出味道,穷人喝粗茶反而觉得舒服。失业在家可以泡茶,升职加薪也可以泡茶。看别人泡茶不如自己泡茶,模仿别人不如找到自己的方式。茶道太难,坚持太难。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客267026
这部茶书简直没法看。作者写得太啰嗦。翻来翻去说些废话。喝茶就喝茶,非得扯出一堆大道理。读着憋屈又难受。懂茶的人不需要看,不懂茶的人也看不明白。开心时别读会扫兴,烦心时别读更上火。说什么茶道精神,实际上是在显摆自己。泡茶就泡茶,搞这么多花样做什么。想学喝茶不如直接去喝,看这本书纯属浪费时间。花钱买这书还不如买包好茶叶。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客686978
有人从《茶疏》中看到泡茶的技巧,有人学到品茶的学问。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像一位老师傅在教我生活的道理。他告诉我做事情要专注,就像泡茶一样不能分心。他说待人要真诚,就像好茶不怕细品。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生就像一壶茶,只有沉下心才能泡出真味。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不会过时,只要用心去学,我们都能泡好人生这杯茶。
茶疏
知书房
茶疏
许次纾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