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32776
2025年09月03日
读完《杰作》,既为克劳德·兰蒂埃对艺术的执着所感动,又为他最终走向毁灭的结局感到深深的惋惜。左拉用他那支解剖刀般的笔,将十九世纪巴黎艺术圈的虚伪与残酷无情地剖开在我们面前。 书中主人公对理想近乎偏执的追求,与现实中艺术界的功利浮躁形成了鲜明对比。兰蒂埃一次次修改画作,却始终得不到认可,最终在绝望中自缢于画作前。这个悲剧不仅是对个体命运的叹息,更是对整个艺术体制的控诉。当我们看到那些平庸之作被追捧,而真正的艺术灵魂却无人理解时,内心不禁涌起一阵悲凉。 左拉采用自然主义的笔法,将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描写得细致入微。虽然不像浪漫主义小说那样充满激情澎湃的描写,但这种冷静客观的叙述反而让故事更具震撼力。特别是对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刻画,那种从狂热到绝望的渐变过程,让人读来心惊。作为读者,我仿佛能感受到画室里那股混合着松节油和绝望的气息。 最令人唏嘘的是,这部小说某种程度上预言了左拉好友塞尚的命运。艺术史上多少天才被时代误解,多少杰作在创作者生前无人问津。合上书页,我不禁思考:我们这个时代,是否也在重复着同样的悲剧?
杰作
知书房
杰作
埃米尔·左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月亮谷
知书房
月亮谷
杰克·伦敦 著
比利·罗伯茨和撒克逊·罗伯茨是住在奥克兰的勤奋工作的人。当旧金山瓦工和奥克兰瓦工之间爆发问题时,引发了一场骚乱,将比利和撒克逊人都卷入了疯狂的战斗。当骚动平息后,比利和撒克逊意识到日益严重的劳工骚乱只会变得更糟,并决定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居住地。他们最终找到了它——“在月球谷”。杰克·伦敦是 20 世纪初的冒险家和作家。他创作了《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等经典作品,这两部作品的灵感都来自他在阿拉斯加作为淘金者的那一年。“月亮谷”是杰克·伦敦最终定居的地方,种植创纪录的农作物并支持牲畜。
我的名字叫红
知书房
我的名字叫红
奥尔罕·帕慕克 著
故事发生在1590年末的奥斯曼帝国,国王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最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伊斯坦布尔,绘制这本传说将动摇宗教与社稷的书。此时,为爱情离乡12年的青年黑在恋人父亲的召唤下终于回归,迎接他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 一位细密画家被发现死于深井中,奉命为苏丹绘制抄本的长者也惨遭杀害。苏丹命令宫廷绘画大师奥斯曼和青年黑在三天内查出结果,而线索,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作者通过说书人的方式,让全部角色都现身说法:一只狗、一棵树、一枚金币、红色,两具尸体、死亡,甚至凶手自己。在他们的倾吐中,除了侦破凶案的蛛丝马迹,还有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心灵之相,对幸福与意义的不同渴求。
小酒店
知书房
小酒店
爱弥尔·左拉 著
《小酒店》是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爱弥尔·左拉创作的长篇小说。《小酒店》是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第7部。文本真实地表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手工业工人贫困、堕落的生活。 《小酒店》的意义不在于它的革命性,而在于它真实地描绘了在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尚未觉醒的底层工人的消极、麻木的悲惨生活。 小说从主人公绮尔维丝22岁写起,直到她死去,共写了20年间发生的故事(1850—1869)。
精选书评
知书客374193
这本书读起来不难,但看完心里堵得慌。左拉把艺术家的痛苦写得太真实了,让人不舒服又忍不住往下看。主角画不出理想中的作品那段特别扎心,每个搞创作的人可能都懂这种感觉。故事里的巴黎艺术圈很热闹,可热闹背后全是心酸。说实话看完有点压抑,但确实写得好。推荐给能承受这种真实的人。
杰作
知书房
杰作
埃米尔·左拉
知书客318985
"在人生的筵席上,未来总是最美味的佳肴。"——《谢利》中这句充满预见性的独白,恰如普鲁斯特对逝去时光的诗意捕捉,在夏洛特·勃朗特笔下的画框中,我们看到一个用蕾丝手套握紧命运刀锋的灵魂,其优雅的挣扎让每个渴望被爱的黑夜都泛出珍珠母贝的光泽。
谢利
知书房
谢利
夏洛蒂·勃朗特
知书客271026
读完《飘》才明白,人是可以如此倔强的。斯嘉丽在战争毁灭了一切后,依然能挺直腰杆活下去。她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爱人,失去了庄园,但她从不认输。战争改变了太多东西,贫穷和饥饿让人变得不像自己。但斯嘉丽总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她也许自私,也许冷酷,可这份生存的本能让人震撼。在最黑暗的时候,她让我们看到人性中最顽强的部分。
飘
知书房
飘
玛格丽特・米切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