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我们中国人最看重家族传承,一代代传下来的姓氏就是我们共同的根。《百家姓》这本书虽然简单,但它把几百个姓氏排列得整整齐齐,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每个姓氏背后都有故事,都值得骄傲。 记住自己的姓氏很重要。这样就不会忘记祖先的教诲,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小时候爷爷教我背《百家姓》,当时觉得就是顺口溜。长大后才发现,这些姓氏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 《百家姓》里的每个字都经过千百年考验。它们不是随便写出来的,而是祖祖辈辈用智慧筛选出来的。现在读起来依然朗朗上口,这就是传统文化的力量。 我们现在的姓名大多取自这本书。父母给孩子取名时,都会翻翻《百家姓》,选个寓意好的字。这说明直到今天,这本书还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看过很多版本的《百家姓》,有带插画的,有加注释的。但最喜欢的还是最原始的那种,干干净净几百个字,却能让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每次读都有新发现,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会背《百家姓》了。其实应该让他们从小接触,这样长大后才会珍惜自己的姓氏,理解家族的意义。记住姓氏就是记住根本,知道来处才能看清前路。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尹文子
尹文子
尹文子
尹文  著
一卷二篇,战国时名家著作,尹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于名家:“《尹文子》一篇。说齐宣王,先公孙龙。”该书至汉末时已“多脱误”,魏黄初时,仲长氏重作编排条次,定为上下两篇。《隋志》、《旧唐志》记为二卷,《新唐志》著录为一卷。今本分“大道上”、“大道下”两篇,或即魏仲长氏条次整理后的本子。其篇次割移,杂窜入汉以后文字,非《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原书。但书之基本内容仍与尹文思想相符,尚可作为研究尹文的资料。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今本《尹文子》为伪托,“非但为后人伪撰,即仲长统之序,亦后人所依托”(姚际恒《古今伪书考》)。或曰“即汉末形名说流行时所伪托之书”(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亦有认为“精论甚多,其为先秦古籍,毫无可疑”(梁启超《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考释》)。该书上篇专论形名。提出名依形而立,名之作用在“正形”,正形必先“正名”,而正名则需对名“察”“检”。他就名与形的关系提出“三科”“四呈”分类法。主张通过正名定分,各得其所。并分析了名实不一的几种形式。下篇则论刑名法术,颇强调以名法治国。其书主体为倡导名家之说,但其所持思想甚杂,“书本名家者流,大旨指陈治道,欲自处于虚静。而万事万物,则一一综核其实。故其言出入于黄老申韩之间”(《四库全书总目》)。现存有明万历本,《道藏》本、守山阁本、《四库全书》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