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1593
2025年07月12日
中华姓氏文化的宝典,源远流长。从头读到尾可以,跳着读也可以。写家谱时用得着,给孩子取名时也用得着。学者能研究,普通人能了解。寻根问祖时要看,日常查询时也要看。比族谱更全面,比家谱更系统。是认识中国人姓氏的钥匙。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姓氏。知道姓氏的来历,就懂得家族的历史。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南越笔记
知书房
南越笔记
李调元 著
风土地理类笔记。十六卷。清李调元著。约成书于乾隆后期。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池北偶谈
知书房
池北偶谈
王士祯 著
笔记。又称《石帆亭纪谈》。清王士祯(1634—1711)撰。二十六卷。士祯有《王氏渔洋诗抄》已著录。因居宅西有圃,圃中有池,池北有屋数椽,故名。分“谈故”、“谈献”、“谈艺”、“谈异”四类。凡一千二百九十二条,约三十万字。“谈故”记载清典章、科甲制度。如《八旗开科》、《台湾开科》等,“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列女逸事。可补史阙。如《史阁部》记扬州城陷时,史可法自诣清营,不屈被杀,大义凛然。“谈艺”占全书三分之一,以神韵说评诗论画,亦有见解。“谈异”专记神鬼怪异,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诙谐嘲谑,寓有劝惩褒贬之意。有康熙二十八年(1689)闽中刊本,《清代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铅印本等。
避暑录话
知书房
避暑录话
叶梦得 著
二卷。书名又作《石林避暑录话》。《说郛》本作《乙卯避暑录》,则因作于高宗绍兴五年乙卯(1035),故名。北宋末南宋初叶梦得(1077—1148)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迁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生平事迹详见《石林燕语》。叶梦得在宋室南渡之初,岿然耆宿,藏书至三万余卷,诸儒之中,首屈一指。故通悉古今,所论皆有根据。南宋初期,人们追论北宋灭亡,多怪罪王安石变法、蔡京擅权。叶梦得曾为蔡京门客,对此不加贬斥。所记内容,多为北宋故实,士人轶闻,并评论作家作品,间及考证名物,又涉及宋以前事,可资参证。作者为蔡京门客,故叙蔡京之事,有隐约为其辨解之处,而于元祐党人,语多偏激。其叙写人物,幽默有趣,文辞浅近明白。
精选书评
知书客129160
八月开始翻《百家姓》,断断续续看了俩月。这本小册子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但内容就是把姓氏堆在一起,没有任何解释。我不明白为啥要背这些东西,对现在的人没啥用。编排也乱,顺序看不出道理。可能古代人觉得重要,但现在看就是个死记硬背的玩意。虽然有历史价值,但实在不值得花时间研究。甲辰年初冬于杭州随手记。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客787130
圣典,华夏之根基。可作启蒙读物,可作研究素材。孩童当读,成人亦当读。识字时可用,治学时可用。平民能从中得常识,学者能从中考源流。寻根问祖时需查,研究姓氏时需查。认字不如解字,解字不如明理。姓氏之道,历史之镜。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客264555
姓氏之书,号称启蒙?可笑可叹!五百余姓,顺序何来?赵钱孙李凭何居首?帝王将相,世家大族,倒是排得靠前。寻常百姓,排在末尾。此所谓启蒙?不过是权势者的家谱罢了!顺读无趣,倒读更无趣。孩童背诵时不知其义,成人翻阅时难寻其理。一部符号汇编,怎配称经典?姓氏背后,尽是门第之见,封建余毒。读之无益,不读亦无憾。
百家姓
知书房
百家姓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